登高高处望,万嶂一溪横。
不满千家市,今休十载兵。
训狐号永夜,猛虎迫荒城。
此亦关人事,忧端未易平。
登高高处望,万嶂一溪横。
不满千家市,今休十载兵。
训狐号永夜,猛虎迫荒城。
此亦关人事,忧端未易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高处远望所见到的山川横亘之景,感慨万千。诗中“登高”开篇,即点明了视角的高度,从这个高耸的位置可以看到“万嶂一溪横”,这是对山川美景的一种描绘,也反映出诗人胸中的壮阔。
接着,“不满千家市,今休十载兵”两句,通过对比手中拥有而心中渴望的东西来表达一种社会和个人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里的“千家市”可能是指诗人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繁荣、平静的社会场景,但实际上却不得不面对长年累月的战乱。
而“训狐号永夜,猛虎迫荒城”则显得更加紧张和悲壮。这里的“训狐”可能是指在黑夜中进行军事训练,“猛虎迫荒城”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威胁。
最后,“此亦关人事,忧端未易平”,诗人将这种景象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联系,表达出对当前社会乱象和个人的困顿感到忧虑,而这些忧虑并非短时间内能够得到解决。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了诗人对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悟。
西江逆上通清汝,凭仗双鱼致我词。
若向池边见鸿雁,为言春至苦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