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会面,一别不惨然。
只消三回别,便是十五年。
念我志参学,黄杨木子禅。
百遍听师语,终不破纠缠。
辟彼生肓人,生不识紫朱。
告以朱何似,转告转模糊。
别师既不忍,留师复苦难。
十月江风多,留毛盖脑寒。
五年一会面,一别不惨然。
只消三回别,便是十五年。
念我志参学,黄杨木子禅。
百遍听师语,终不破纠缠。
辟彼生肓人,生不识紫朱。
告以朱何似,转告转模糊。
别师既不忍,留师复苦难。
十月江风多,留毛盖脑寒。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别无念》。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情感和不舍之情。
首句“五年一会面,一别不惨然”,表达了长时间未见后重逢的喜悦,以及分别时的伤感。接着,“只消三回别,便是十五年”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分别之痛的深刻,即使短暂的离别也仿佛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念我志参学,黄杨木子禅”表明了诗人对修行和悟道的渴望,将自己比作寻求禅悟之人,希望通过学习和修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百遍听师语,终不破纠缠”体现了诗人对知识或真理的追求,尽管反复聆听教诲,却始终未能彻底理解或摆脱内心的困扰,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难和复杂。
“辟彼生肓人,生不识紫朱”运用比喻,将无知者与有知者进行对比,指出知识或智慧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转告转模糊”的描述,揭示了知识传递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别师既不忍,留师复苦难”表达了诗人与师友分别时的矛盾心情,既舍不得离开,又难以留下,展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对师友的依恋。
最后一句“十月江风多,留毛盖脑寒”描绘了离别时节的寒冷景象,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进一步强化了分别的痛苦感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师友分别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知识、修行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五岁小儿初学步,绝艺亦知天所赋。
想见九牛可倒曳,已堪赤手擒猛虎。
向来瓮戏真伟观,傥非目击嗤浪语。
器小犹须百斤重,挟以壮夫端恐仆。
笑谈拈取两足上,电转风旋疾如许。
便令百试百不失,父兄从傍亦矜诩。
市人骇叹俱失声,我自平生未曾睹。
武阳盛气盖全燕,寄区狡谋踣二虏。
论年固已一倍长,此儿谁肯哙等伍。
虎变鹰扬看异时,经营一饱浑细事。
世人禀赋有特异,常理未可求其故。
相秦童子才毁齿,说项郎君方断乳。
拜归怀中笑橘堕,群戏道傍知李苦。
登门已解叙通家,对客颇能嗔字父。
劾鼠狱词老吏服,汗简清规乃翁沮。
卓识有此更惊人,彼以力称吾未与。
行行三十成何事,但耗太仓如雀鼠。
怃然自笑仍自怜,强说功名在迟暮。
人言速成当不久,如我定应千万寿。
《观小儿瓮戏》【宋·李流谦】五岁小儿初学步,绝艺亦知天所赋。想见九牛可倒曳,已堪赤手擒猛虎。向来瓮戏真伟观,傥非目击嗤浪语。器小犹须百斤重,挟以壮夫端恐仆。笑谈拈取两足上,电转风旋疾如许。便令百试百不失,父兄从傍亦矜诩。市人骇叹俱失声,我自平生未曾睹。武阳盛气盖全燕,寄区狡谋踣二虏。论年固已一倍长,此儿谁肯哙等伍。虎变鹰扬看异时,经营一饱浑细事。世人禀赋有特异,常理未可求其故。相秦童子才毁齿,说项郎君方断乳。拜归怀中笑橘堕,群戏道傍知李苦。登门已解叙通家,对客颇能嗔字父。劾鼠狱词老吏服,汗简清规乃翁沮。卓识有此更惊人,彼以力称吾未与。行行三十成何事,但耗太仓如雀鼠。怃然自笑仍自怜,强说功名在迟暮。人言速成当不久,如我定应千万寿。
https://shici.929r.com/shici/FJSkh8rr.html
王郎妙墨石剖璧,正尔不从著意得。
十日一水五日石,犹笑前人风雨疾。
溪藤小幅白雪光,向来数笔衣不裳。
浊河未清子未忙,但恐竟轴海变桑。
昔年把酒共看山,犹冀相从物外閒。
零落山邱遽如许,膏肓泉石许谁攀。
形神孰与论三住,梦幻全真悟八还。
拱柏乔松助萧瑟,独乘明月弄潺湲。
二老相从寂寞滨,往来藜杖特情亲。
白头庐阜閒司马,杜口毗耶彼上人。
知见普薰金斗域,伽陀语别霅溪濒。
红梅已露西来意,要看全提祖令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