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浪淘沙.邓尉山行》
《浪淘沙.邓尉山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词牌: 浪淘沙令

南去几重山。村落回环。断云残照有无间。

何处疏钟鸣古寺,远鸟催还。策马去閒閒。

压帽风寒。路随樵唱出松关。

闻道梅花如雪满,第五溪湾。

(0)
鉴赏

这首《浪淘沙·邓尉山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作者在邓尉山中行进时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

开篇“南去几重山”,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山行的背景,暗示了旅程的遥远与曲折。接着,“村落回环”描绘了沿途的乡村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生活画面。“断云残照有无间”,则通过云与光的变化,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光线与云彩交织的美妙。

“何处疏钟鸣古寺,远鸟催还”,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而略带禅意的意境。远处寺庙传来的稀疏钟声,与归巢的鸟儿的叫声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对归宿的期待与向往。

“策马去闲闲”,通过骑马行进的动作,展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态,与前面的景物描写相得益彰,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接下来,“压帽风寒”一句,不仅描绘了山行途中风吹帽顶的寒冷景象,也暗含了作者对旅途艰辛的体悟,但整体上依然保持了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最后,“路随樵唱出松关。闻道梅花如雪满,第五溪湾。”这两句将视线从山路上引向更远处,通过“樵唱”(樵夫的歌声)和“梅花如雪满”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梅花的洁白与松林的苍翠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象征着高洁与坚韧的精神品质。同时,提到的“第五溪湾”则暗示了地点的特定性,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浪淘沙·邓尉山行》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作者在邓尉山行中的所见所感描绘得淋漓尽致,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题墨梅二首·其一

岁晚湖山曲,风尘到玉林。

定知梅处士,移貌不移心。

(0)

题墨梅三首·其二

几年东洛客,衣袖满缁尘。

面色有深墨,知非肉食人。

(0)

再次韵酬中孚时新卜筑优游洞中·其二

故人归隐优游洞,对客清谈似泰初。

旧栽露果猿能摘,新构云巢鹤共居。

市上三人传有虎,山中一月食无鱼。

汉庭当有公车召,莫学虞卿穷著书。

(0)

送王令游上清宫

张公昔日栖真地,飞舄何年出尚方。

宇宙风尘三岛外,神仙楼阁五云乡。

山空丹气成龙虎,月冷箫声下凤凰。

剩欲从君寻旧约,石坛瑶草渐应长。

(0)

次德希感时韵二首·其二

寝薪未觉涕先流,销印无从借箸筹。

台阁望隆中执法,宫闱政仰大长秋。

乘舆北幸严时狩,带甲东征尽贵游。

何日皇威清海岱,五湖能复逐扁舟。

(0)

次韦德希思归韵

韦郎五字继苏州,妙句难将尺璧酬。

几度春风贫里过,十年乡国梦中游。

少陵剑外犹漂泊,太史周南久滞留。

闻道王师方转战,五湖何日遂归舟。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