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去几重山。村落回环。断云残照有无间。
何处疏钟鸣古寺,远鸟催还。策马去閒閒。
压帽风寒。路随樵唱出松关。
闻道梅花如雪满,第五溪湾。
南去几重山。村落回环。断云残照有无间。
何处疏钟鸣古寺,远鸟催还。策马去閒閒。
压帽风寒。路随樵唱出松关。
闻道梅花如雪满,第五溪湾。
这首《浪淘沙·邓尉山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作者在邓尉山中行进时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
开篇“南去几重山”,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山行的背景,暗示了旅程的遥远与曲折。接着,“村落回环”描绘了沿途的乡村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生活画面。“断云残照有无间”,则通过云与光的变化,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光线与云彩交织的美妙。
“何处疏钟鸣古寺,远鸟催还”,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而略带禅意的意境。远处寺庙传来的稀疏钟声,与归巢的鸟儿的叫声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对归宿的期待与向往。
“策马去闲闲”,通过骑马行进的动作,展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态,与前面的景物描写相得益彰,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接下来,“压帽风寒”一句,不仅描绘了山行途中风吹帽顶的寒冷景象,也暗含了作者对旅途艰辛的体悟,但整体上依然保持了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最后,“路随樵唱出松关。闻道梅花如雪满,第五溪湾。”这两句将视线从山路上引向更远处,通过“樵唱”(樵夫的歌声)和“梅花如雪满”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梅花的洁白与松林的苍翠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象征着高洁与坚韧的精神品质。同时,提到的“第五溪湾”则暗示了地点的特定性,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浪淘沙·邓尉山行》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作者在邓尉山行中的所见所感描绘得淋漓尽致,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