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薪未觉涕先流,销印无从借箸筹。
台阁望隆中执法,宫闱政仰大长秋。
乘舆北幸严时狩,带甲东征尽贵游。
何日皇威清海岱,五湖能复逐扁舟。
寝薪未觉涕先流,销印无从借箸筹。
台阁望隆中执法,宫闱政仰大长秋。
乘舆北幸严时狩,带甲东征尽贵游。
何日皇威清海岱,五湖能复逐扁舟。
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政治局势的深切忧虑与对君主的殷切期望。首联“寝薪未觉涕先流,销印无从借箸筹”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难以抑制对时局的担忧,仿佛泪水先于意识涌出,而寻求解决之道却如同找不到火印上的筷子,暗示了问题的复杂与难以解决。
颔联“台阁望隆中执法,宫闱政仰大长秋”运用了典故,将朝廷比作高耸的台阁,需要一位公正严明的“中执法”来维持秩序;同时,皇宫内部的政治稳定则依赖于“大长秋”的智慧与决策,形象地表达了对高层领导者的期待与依赖。
颈联“乘舆北幸严时狩,带甲东征尽贵游”描述了君主频繁出巡的情况,一方面可能象征着对边疆或内部事务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可能暗含了君主过度干预政务或忽视国内民生的问题,同时“尽贵游”一词暗示了出巡时贵族们的随行,可能反映了权力的滥用或奢侈的生活方式。
尾联“何日皇威清海岱,五湖能复逐扁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渴望,期盼有一天君主的权威能够扫除一切纷争,使国家安定如海岱之固,人民能够像在平静的湖泊上自由地划船一样,过上安宁的生活。这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
寒盟由彼义何甘,甲士当时祗十三。
自是天心歆日角,几曾虎旅藉犀函。
折冲底用称韩信,决策无须听耿弇。
创业艰辛千古独,垂衣敢恃面临南。
维舟柳港绿涨平,一奁镜影含空明。
忘言徙倚万籁寂,忽闻新蝉候节鸣。
抱枝隔叶流响涩,啁啁如弄无簧笙。
下映澄碧波纹清,垂緌似诉隔岁情。
隔岁风光却常住,吟乔时饮枝间露。
何必流阴感昔今,由来幻景无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