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河贯中州,随汴凿支流。
滔滔万里来,禹浪东南浮。
粮道所由济,日逝千斯舟。
嗟哉隋皇帝,祸起江都游。
先身不先民,及乐不及忧。
远弃宗室重,死作社稷羞。
胡为得民力,举锸成巨沟。
后来蒙其利,厥功固难酬。
愿思所以失,宴安仍仇雠。
洪河贯中州,随汴凿支流。
滔滔万里来,禹浪东南浮。
粮道所由济,日逝千斯舟。
嗟哉隋皇帝,祸起江都游。
先身不先民,及乐不及忧。
远弃宗室重,死作社稷羞。
胡为得民力,举锸成巨沟。
后来蒙其利,厥功固难酬。
愿思所以失,宴安仍仇雠。
这首诗描绘了大运河——汴渠的壮丽景象和历史背景。诗人金君卿以洪河贯穿中州,引出汴水的开凿,追溯到大禹治水的历史,强调了这条人工河道对于运输粮食的重要性。然而,他也批评隋炀帝因游玩江都而滥用民力,导致了运河的修建,虽造福后世,但他的奢侈与不顾民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诗中对隋炀帝的评价充满了讽刺,指出他未能优先考虑民众,只顾享乐而不虑国事。他还提到隋炀帝疏远宗室,最终导致了自己的败亡,使得运河的建设成为了国家的耻辱。诗人警示后人,应当从隋炀帝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切勿沉溺于安逸,将人民视为敌人。
整首诗通过历史叙事和议论,寓言性地表达了对统治者责任与民生关系的深刻反思,具有一定的历史警示意义。
书剑一门去,由来得主盟。
峨冠虽合遝,再鼓已聋盲。
风急鸰原起,云高雁序横。
天衢在咫尺,去去任飞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