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千片玉,竟作一堆尘。
住世灯前影,居官浪里身。
从来善饮啖,颇亦健精神。
曾不得四十,伤哉如此人。
可怜千片玉,竟作一堆尘。
住世灯前影,居官浪里身。
从来善饮啖,颇亦健精神。
曾不得四十,伤哉如此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哭龙君御诗》其一,通过“可怜千片玉,竟作一堆尘”这两句,诗人以玉喻人,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惋惜之情。玉象征着纯洁、珍贵和永恒,而“一堆尘”则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最终归于尘土的命运。这种对比强烈地突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接着,“住世灯前影,居官浪里身”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逝者生前的生活状态。灯前之影,暗示了他在世时的孤独或被忽视;浪里之身,则形象地表现了他在官场中的漂泊不定,可能充满了艰辛与挑战。这两句不仅反映了逝者生前的境遇,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从来善饮啖,颇亦健精神”是对逝者性格和生活态度的赞美。善饮啖意味着他热爱生活,享受美食,生活态度乐观;健精神则表明他意志坚强,面对困难不屈不挠。这样的描述为人物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他的个性魅力。
最后,“曾不得四十,伤哉如此人”表达了对逝者早逝的深深遗憾和哀痛。四十岁本应是人生的一个黄金时期,却未能完整度过,这不仅是对逝者个人命运的同情,也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其深沉的怀念与哀思,同时也触及了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莫吟青玉案,恐弊黑貂裘。
国步艰难日,人间浩荡秋。
不须鸟工往,且作贾胡留。
后夜回春阁,凄然一段愁。
一别屡更岁,思君无已时。
知君亦念我,相望两嗟咨。
我病卧田间,君行护疆陲。
隐显既殊迹,会合安可期。
今年定何年,有此一段奇。
我来五峰阳,君归九江湄。
闻君肯来辱,欢喜不自持。
迎君紫霄峰,举觞白鹅池。
强健初共欣,艰棘旋相悲。
相顾出危涕,薄言首东岐。
留连十日饮,怆恨八哀诗。
散怀水石幽,遂忘筋力疲。
雄篇既鼎来,逸韵方穷追。
云胡遽告别,牙纛风披披。
揽祛不得留,酌酒前致辞。
愿君酬此觞,去上白玉墀。
国论罄忠益,庙谟参设施。
一请正纪纲,再请诛羌夷。
及时树勋业,慰我空山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