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谢梦得归昭武》
《送谢梦得归昭武》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莫吟青玉案,恐弊黑貂裘。

国步艰难日,人间浩荡秋。

不须鸟工往,且作贾胡留。

后夜回春阁,凄然一段愁。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张孝祥所作的《送谢梦得归昭武》。诗人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莫吟青玉案”,诗人劝诫友人不要吟唱哀伤的曲调,以免触动离别的愁绪,同时也暗示了即将分别的沉重氛围。接着“恐弊黑貂裘”,通过担心友人的衣物被泪水浸湿,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不舍与伤感。

“国步艰难日,人间浩荡秋”两句,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担忧。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个人的命运显得尤为渺小和不确定,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不须鸟工往,且作贾胡留”两句,诗人以鸟工和贾胡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无奈与不舍。鸟工象征着自由飞翔的鸟儿,而贾胡则比喻商人,两者都代表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追求。诗人希望友人能暂时停留,共度难关,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关怀。

最后,“后夜回春阁,凄然一段愁”两句,描绘了分别后的场景与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诗人想象着友人离去后,自己在春阁中独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愁绪。这一画面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也反映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无助与孤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七夕吴志伊检讨见过小饮

七夕终朝雨,凉风起竹扉。

斜阳随客至,浊酒过墙希。

命拙身还健,乡遥梦不归。

相留怜夜永,清露正微微。

(0)

王西屏先生虔事佛母得异木备岩壑之奇用承趺坐以颂赋见示为题二章·其二

盈笏都将万象含,真如茎草建精蓝。

疆藏蛮触图难尽,蛰隐蛟螭气尚酣。

秘笥浑疑开篆籀,垆烟长为起云岚。

知君胸具闲丘壑,来与维摩共一龛。

(0)

初春登北阁送张潜庵游临潼·其二

汝有探奇癖,西来兴自赊。

人情随道路,春色著莺花。

韦曲多诗侣,新丰半酒家。

朝朝逢折柳,忍住在天涯。

(0)

姚江李聃孙石梁图歌示八弟

十日画水五日石,王宰始肯留真迹。

自从少陵为此言,词人诵之常啧啧。

吾观李老《石梁图》,挥毫落纸成顷刻。

意酣兴尽何淋漓,笔墨萧闲殊自得。

乃知论画当论人,不在从容与促迫。

其人读书风流士,下笔自饶烟霞色。

假使胸藏一点尘,终年操笔亦何益?

吾尝持此论画师,不意于今乃得之。

石梁挂在秋天上,万仞危峰积一丝。

偏袒衲子何为者,却向梁间足倒垂。

山边石溜胸前泻,日畔秋云顶上飞。

自怜赤城足未到,何缘此日登其崖。

松风谡谡竦毛发,涧水泠泠清心脾。

八郎劝我珍此画,世间奇物原无价。

月下风前试一看,泉声石色几惊诧。

我诗汗漫不足存,今时画师谁喜闻。

山间泽畔有知己,留待他年子细论。

(0)

俯江亭秋眺·其二

北风一夜度沧洲,龙马江光抱日流。

北引荒荒蛮树直,东连淰淰楚云浮。

几年壁垒分天堑,万国舟车阻上游。

草野无人收战骨,黄沙不散铁衣秋。

(0)

秋日谈长益方尔止见访同家弟昆白赋答

粳稻朝初获,荷花晚更香。

萤飞将草乱,牛饭就松凉。

斯世多充隐,吾徒或醒狂。

秋林携小谢,吟咏可相当。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