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武清道中作·其四》
《武清道中作·其四》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唐魏风同俭,幽并气不豪。

龙衣将瓦覆,牛矢压墙高。

忧患家多口,荒凉地不毛。

最怜罗马拜,中妇乞钱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武清道中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细腻描绘。

首句“唐魏风同俭,幽并气不豪”以历史背景为引子,对比了唐代与魏晋时期的社会风气,指出虽然两地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辉煌,但都体现了节俭之风,而幽并之地则不显豪奢之气,暗示了作者对于社会风尚的思考。

接着,“龙衣将瓦覆,牛矢压墙高”两句运用形象的比喻,将人的生活状态比作龙衣覆盖于瓦片之下,牛粪堆砌至墙顶,生动地展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同时也揭示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

“忧患家多口,荒凉地不毛”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社会现实的描述,指出家庭人口众多给生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土地的贫瘠则加剧了生存的艰难,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严峻。

最后,“最怜罗马拜,中妇乞钱号”一句,通过一个具体的场景,表现了社会底层妇女的悲惨境遇。她们在罗马神像前祈求,大声呼喊乞讨,这一幕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社会不公的控诉,表达了作者对弱势群体深切的同情和对社会问题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通过具体的人物和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关怀。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九六

默默而游,月冷天秋。靡靡而周,云行水流。

身心无畔岸,机用有锥钩。

诸尘三昧纵横句,分付之人拄杖头。

(0)

仗锡为长老写真求赞

木老春迟,山寒雪早。潮退珊瑚林,霁空明月晓。

守默自如,对缘恰好。得往得来,随起随倒。

龙潭觑破天皇,马祖踏著水潦。

(0)

与胨禅人

白蘋风作江头秋,青鸟梦随沙水流。

清兴十分蓬上月,满船载入芦华洲。

斯适意,去来休。

六鳌合负归来也,烟浪雪翻收钓钩。

(0)

华亭顾道友儿女俱出家求颂

儿儿女女著袈裟,留得闲身且在家。

不作丘坑看觉地,当锄荟蘙种昙华。

深藏北斗端能许,吸尽西江始较些。

三界脱然亡影像,净名居士好生涯。

(0)

一望和烟碧,悠悠去不回。

(0)

颂古九十八首·其七十四

道人到处,全示真如。若求言句,未免区区。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