鬅鬙石蒙头,龂腭山露齿。
侈放金谷园,清占祗陀里。
池馆错纷敷,神仙自栖只。
丹梯引木末,清泉荫岩底。
吹玉招赤松,缄书讯黄绮。
无事但鸣弦,清商杂流徵。
鬅鬙石蒙头,龂腭山露齿。
侈放金谷园,清占祗陀里。
池馆错纷敷,神仙自栖只。
丹梯引木末,清泉荫岩底。
吹玉招赤松,缄书讯黄绮。
无事但鸣弦,清商杂流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开篇“鬅鬙石蒙头,龂腭山露齿”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石的形态,仿佛山石有着自己的表情和性格,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接着,“侈放金谷园,清占祗陀里”则通过对比,将繁华与清幽进行对比,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池馆错纷敷,神仙自栖只”一句,进一步渲染了隐居之地的静谧与美好,仿佛这里就是神仙的居所,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气息。而“丹梯引木末,清泉荫岩底”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隐居之所的自然之美,丹梯蜿蜒,清泉潺潺,岩石掩映,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卷。
最后,“吹玉招赤松,缄书讯黄绮”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高士的仰慕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追求精神自由和理想生活的愿望。“无事但鸣弦,清商杂流徵”则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描述,意味着在无事之时,只需弹琴自娱,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让心灵在音符间自由飞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热爱,充满了诗意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