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虽湖海常怀主,忠在朝廷肯具臣。
为国未尝知有己,此心可以质诸神。
绸缪旧话方樽酒,拂涤征涂满袂尘。
雍齿且封君岂虑,正须珍重保千钧。
身虽湖海常怀主,忠在朝廷肯具臣。
为国未尝知有己,此心可以质诸神。
绸缪旧话方樽酒,拂涤征涂满袂尘。
雍齿且封君岂虑,正须珍重保千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和邓巽坡韵。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以及为国事忘我的高尚情操。
“身虽湖海常怀主,忠在朝廷肯具臣。”这里诗人以湖海之广、之深比喻自己的心胸,以示自己始终怀念着君主,对于朝廷的忠诚不二。
“为国未尝知有己,此心可以质诸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为国家的事业忘我到极点,甚至连个人的存在都忽略了,这样的忠诚之心是可以向天地神明交代的。
“绸缪旧话方樽酒,拂涤征涡满袂尘。”这里描述了诗人在回忆往事、饮酒畅谈时的情景,以及外出征战后衣袂上沾满的尘土。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雍齿且封君岂虑,正须珍重保千钧。”最后两句则是对君主的忠告,希望君主能够珍惜和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就像珍贵千钧之重一样。这体现了诗人对君主的关心与忠诚。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写实,表达了深沉的忠诚和牺牲精神,是一篇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作品。
当年识君恨不早,丽句清高人缥缈。
有如商律变初秋,慢绿夭红俱一扫。
自亲兰社袭馀芳,归热寒炉陋昏枣。
乃知形骨纵龙钟,胜处精神不衰老。
我辞官下曾几时,囊甑虽贫未空倒。
女儿索嫁金无馀,录过知难坐丘嫂。
人言贵贱在天公,饥饱更须关富媪。
是事姑置无相闻,瓜蓏分区竹有孙。
暑风长养远林密,雨脚并合前溪浑。
伤心事虑渐消省,胡不俯仰随欣欣。
有时放意枕书卧,亦复倚杖看荷翻。
殷勤不如偶相遇,过我思同明月尊。
世间明月向人好,丞不负余余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