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听明钟出,暮随衙鼓归。
朝朝复暮暮,是是与非非。
迹寄升沈路,言投祸福机。
何穷百年事,端使一心违。
朝听明钟出,暮随衙鼓归。
朝朝复暮暮,是是与非非。
迹寄升沈路,言投祸福机。
何穷百年事,端使一心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的《自讼》,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沉浮、是非善恶的深沉思考。首句“朝听明钟出”写早晨听到寺庙的钟声出门,暗示开始新的一天;“暮随衙鼓归”则描绘傍晚随着官府的鼓声回家,象征着一天的结束。接下来,“朝朝复暮暮,是是与非非”强调了生活中无尽的是非循环,日复一日。
“迹寄升沈路”暗指人生的荣辱升降,如同走在升迁沉沦的路上;“言投祸福机”则揭示了言语行为可能带来的祸福转折。最后两句“何穷百年事,端使一心违”直抒胸臆,感叹人生的复杂多变,如何能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本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困惑和挣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为背景,寓言式地探讨了人生的起伏、选择与内心冲突,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哲理性和内省风格。
小驿隳颓不见容,著鞭东走梵王宫。
怪禽落日休相恐,五里松篁一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