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终日对妆台,一树临溪欲半开。
吟赏不须期烂漫,恐随春雨点苍苔。
盈盈终日对妆台,一树临溪欲半开。
吟赏不须期烂漫,恐随春雨点苍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属于和苏轼(东坡)梅花诗风格的一种追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通过描绘女性在妆台前对镜整理容貌,以及初开的梅花与溪水相映衬,表达了春天即将到来的生机与美好。
"盈盈终日对妆台" 这一句传递出一种静谧和专注的情境,女性在整个白昼都在镜前细心地打理着自己的容颜,显得格外用心和认真。这里的“盈盈”形容女性整洁优雅的样子,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场景的赞美。
"一树临溪欲半开" 则描绘了一棵梅花树位于溪边,正处于欲开未开的生长状态。梅花常作为冬末春初的象征,这里表达了季节更迭和自然更新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 "吟赏不须期烂漫,恐随春雨点苍苔" 则是诗人对景物的感受和忧虑。这里的“吟赏”指的是欣赏梅花,不必等待它们完全盛开,因为即便是在半开的状态中也能领略到梅花独有的韵味。而后一句则表达了担心随着春雨的来临,可能会打断这份美好,让苍苔(指的是草地或是生长在石缝间的小草)变得湿润而失去了原有的清新。这里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一种珍惜和担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前夕那种微妙情感的捕捉,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性的深切感悟。
宝树开五叶,轮风发光绮。
圆公栖碧岩,戒得清莲蕊。
延我诸天竺,说法双树底。
玄谈莽浩旷,恒河沙瀰瀰。
十年始镜彻,澄心见秋水。
静卧薜萝寒,彷徨夜中起。
仰视天汉端,凉月挂玉垒。
魂清境亦寂,万虑俱颓靡。
顾彼下世士,纷华竞乡里。
何如虎溪客,妙悟参禅理。
鸿儒富华实,履道固其常。
颜笑破秋日,罄折如春阳。
有时发幽微,珠玑尽辉光。
室中列俎豆,堂上罗圭璋。
鸣琴一再弹,清风惠时芳。
玄沉亮高节,变化信无方。
瞻望阔璇仪,悲啸愁我肠。
旷莽龙首野,㠨峍九嵏岑。
应龙驾祥飙,上下乘隃阴。
灵威施鞶荣,五采绚相寻。
骀荡诚足乐,怅念讵能任。
愿希晨风羽,招摇出平林。
凌厉赤霄间,䎖翃待啸音。
神物固超忽,弃我长河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