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新郎.登龙池绝顶凭虚阁》
《贺新郎.登龙池绝顶凭虚阁》全文
清 / 史鉴宗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苍翠飞千状。破松根,嶙峋石磴,曲随烟上。

一径蹒跚攀绝顶,纵眼豁然辽旷。

看足底,群峰铺浪。

小阁恰当巃嵷处,俯悬崖、万仞临虚漭。

凭栏语,众山响。掀髯不觉尘襟荡。

眺东湖,一泓杯水,空明微漾。

老衲孤栖谁伴侣,虎啸猿吼酬唱。

问佛法,无言相向。

酌我半瓯中顶茗,傍龙湫,拍手云生杖。

登临兴,老犹壮。

(0)
鉴赏

这首《贺新郎·登龙池绝顶凭虚阁》以清丽之笔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阔景象与超脱心境。开篇“苍翠飞千状”,以“飞”字生动地展现了山色的灵动与生机。接着,“破松根,嶙峋石磴,曲随烟上”,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登山之路的崎岖与神秘,仿佛引领读者一同攀登。诗人以“一径蹒跚攀绝顶,纵眼豁然辽旷”两句,将登山过程中的艰辛与最终视野的开阔巧妙结合,表达了登高望远的喜悦与豁达。

“看足底,群峰铺浪。小阁恰当巃嵷处,俯悬崖、万仞临虚漭。”这几句进一步渲染了登顶后的壮观景象,群峰如海浪般延展,小阁位于险峻之处,俯瞰深渊,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人通过“凭栏语,众山响”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对话的自由与超脱,仿佛所有的山川都在回应他的心声。

“掀髯不觉尘襟荡。眺东湖,一泓杯水,空明微漾。”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东湖比作“一泓杯水”,既表现了湖面的平静与清澈,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老僧的孤独生活与自然界的动物相伴,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问佛法,无言相向。”则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内心的平静。

最后,“酌我半瓯中顶茗,傍龙湫,拍手云生杖。”诗人以饮茶、赏瀑布、拍手云生杖的细节,展现了他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内心的愉悦。登高而来的兴味不仅没有因年岁增长而减退,反而更加激昂,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美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史鉴宗
朝代:清

明末清初江南金坛人,字远公。顺治八年举人,官教授。性灵敏,多艺能。工金碧山水,能书,善弈,工诗词。有《青堂词》。
猜你喜欢

琴调相思引.越上赏花

晓拂菱花巧画眉。猩罗新剪作春衣。

恐春归去,无处看花枝。

已恨东风成去客,更教飞燕舞些时。

惜花人醉,头上插花归。

(0)

越州歌二十首·其十一

集芳园里策奇功,丞相南行面发红。

留得紫绵三百曲,风吹雨打并成空。

(0)

浮丘道人招魂歌·其二

有母有母死南国,天气黯淡杀气黑。

忍埋玉骨崖山侧,蓼莪劬劳泪沾臆。

孤儿以忠报罔极,拔舌剖心命何惜。

地结苌弘血成碧,九泉见母无言责。

呜呼二歌兮歌复忆,魂招不来长叹息。

(0)

竹枝歌·其八

白头渔父白头妻,网得鱼多夜不归。

生怕渡官搜著税,巴东转柁向巴西。

(0)

燕山送黄千户之旴江

万里关河道路迂,出门一笑意何如。

来时雨雪侵驼褐,归日风云蔼驷车。

玉座喜闻黄石策,金台荣拜紫泥书。

野人无以效芹献,一斗酒边双鲤鱼。

(0)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其八

南岳诸峰处处嘉,麻鞋竹杖蹑青霞。

山前已见九杈□,洞里不逢三朵花。

岩瀑垂垂腾晓蜃,野田渺渺落寒鸦。

衡阳鼓角风悲咽,游子斯时正忆家。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