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已窥丹井,西将造嘿轩。
半途留使骑,枉道至家园。
败叶深埋砌,清阴密拥门。
生涯为废宅,景物似荒村。
经始惭谋拙,临轩肯屈尊。
竹间烦伫立,高谊见公存。
东已窥丹井,西将造嘿轩。
半途留使骑,枉道至家园。
败叶深埋砌,清阴密拥门。
生涯为废宅,景物似荒村。
经始惭谋拙,临轩肯屈尊。
竹间烦伫立,高谊见公存。
这首诗描绘了太守孔平仲在访问开元观后,前往紫极宫途中,特意拜访并邀请诗人一同游览其家园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园的静谧与荒凉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谊的赞赏。
首句“东已窥丹井,西将造嘿轩”描绘了太守在东边探视了丹井,在西边计划建造静谧的轩阁,预示着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半途留使骑,枉道至家园”则描述了太守在前往紫极宫的路上,因被家园的景色所吸引,特意改变路线前来拜访,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败叶深埋砌,清阴密拥门”两句,通过败叶覆盖的石阶和浓密树荫遮蔽的大门,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荒凉的氛围,暗示家园虽美但似乎久未有人居住。接下来的“生涯为废宅,景物似荒村”进一步强调了家园的荒寂状态,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经始惭谋拙,临轩肯屈尊”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能妥善规划家园感到惭愧,同时对太守愿意屈尊来访表示感激。最后,“竹间烦伫立,高谊见公存”则点明了在竹林间停留时,太守的高尚情谊得以显现,深化了主题,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不仅展现了家园的自然景观,更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可贵,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长淮风颠浪雷吼,争渡千人喧渡口。
蹇驴破帽众所轻,行李甘心落人后。
临淮先生交义深,视我重比双南金。
席前弟子总英俊,相携拥饯淮之阴。
就中孙玘艺且勇,奋袖登舟气增重。
扶颠禦侮况有人,病身幸免波涛恐。
挂帆长啸烟雾开,主人谢客缘城回。
孙也追随不惮险,艰危可仗真奇才。
世俗结交看势利,有势相依无即弃。
贱贫如我岂足怜,脱落凡情见真意。
贤豪邂逅何所无,排难多由奇丈夫。
古人事业望公等,欲辅国步须捐躯。
秋霁月正好,山谷气逾清。
风檐敞虚牖,爱此万里明。
嘉宾自远至,乐饮畅高情。
雄谈振林谷,顿令怀抱倾。
丛桂困荆棘,时来吐芳馨。
物生尚有待,吾意讵无成。
且终良宵会,难值众美并。
酒酣发长啸,似闻鸾鹤声。
惟恐日易出,顾影绕庭行。
周道昔沦丧,凤鸟收其声。
纷纷徇世士,各以智术鸣。
仲舒起西都,蜀汉有孔明。
下帷谈正谊,濡走济群生。
二子苟遇时,惠泽被孤茕。
惜其遭逢谬,不见礼乐兴。
迩来一千年,文献鲜有徵。
岂无辅相贵,未免利禄婴。
鄙夫何所知,浪窃当世名。
致君事莫及,好古心徒倾。
身疲道路长,兴入江山清。
偶随群臣后,获见百代英。
神姿俨渊肃,雄论极醇精。
德政尚宽和,西土臻治平。
福善固天理,愿治本民情。
昔叹贤豪稀,今见德位并。
寄言同袍子,拭目王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