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蜀府遇夏时教谕次韵叙德言怀》
《蜀府遇夏时教谕次韵叙德言怀》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古风

周道昔沦丧,凤鸟收其声。

纷纷徇世士,各以智术鸣。

仲舒起西都,蜀汉有孔明。

下帷谈正谊,濡走济群生。

二子苟遇时,惠泽被孤茕。

惜其遭逢谬,不见礼乐兴。

迩来一千年,文献鲜有徵。

岂无辅相贵,未免利禄婴。

鄙夫何所知,浪窃当世名。

致君事莫及,好古心徒倾。

身疲道路长,兴入江山清。

偶随群臣后,获见百代英。

神姿俨渊肃,雄论极醇精。

德政尚宽和,西土臻治平。

福善固天理,愿治本民情。

昔叹贤豪稀,今见德位并。

寄言同袍子,拭目王化行。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文学家方孝孺创作,名为《蜀府遇夏时教谕次韵叙德言怀》。诗中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追忆与敬仰,以及对当代德才兼备之人的感慨。

首句“周道昔沦丧,凤鸟收其声”描绘了周朝衰败后的景象,暗喻古代圣贤的消失。接着,“纷纷徇世士,各以智术鸣”指出在乱世中,众多追求功名的士人各自施展才华。然后,诗人提到董仲舒和诸葛亮两位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潜心学术,为国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子苟遇时,惠泽被孤茕”表达了对这两位贤者的赞美,认为如果他们生逢其时,定能惠及更多的人。然而,“惜其遭逢谬,不见礼乐兴”感叹他们未能在理想的时代实现抱负,未能看到礼乐文明的复兴。

接下来,“迩来一千年,文献鲜有徵”指出自那以后的一千年里,关于古代贤士的事迹记载很少,反映出历史记忆的流失。诗人接着反思自己,承认自己虽有志于效仿古人,却因能力有限而难以实现。

“身疲道路长,兴入江山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随后,“偶随群臣后,获见百代英”描述了诗人偶然的机会,得以见到当代的杰出人才,内心感到欣慰。

“神姿俨渊肃,雄论极醇精”赞美了这些当代英才的风采和学识。接着,“德政尚宽和,西土臻治平”赞扬他们的政治理念和治理效果,强调了仁政的重要性。

“福善固天理,愿治本民情”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人民福祉的渴望。最后,“昔叹贤豪稀,今见德位并”对比过去与现在,感叹古代贤士的稀缺,而今却有幸见到德才兼备之人。

“寄言同袍子,拭目王化行”则是诗人对同僚和后人的寄语,希望他们能够关注并推动国家的文明进步。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怀念,对当代英才的赞赏,以及对社会和谐与人民福祉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游荷花池·其二

白鹭白于银,独立池荷下。

风吹叶乍翻,疑是弄珠者。

(0)

又得携字

避暑玉壶携,探奇石磴跻。

林堪六月息,人可七贤齐。

竹翠迎风细,松阴避日低。

云霓闵农望,一诵渰凄凄。

(0)

哭施龙冈先生·其五

才大翻媒忌,名高却累身。

神龙元不世,鬼蜮尔何人。

宰木枝应长,残经业故贫。

流言空半白,皎日对沾巾。

(0)

送鲍京兆出守延平

京兆风流擅,何劳佐牧行。

试庞明主意,借寇郡人情。

白日双龙起,清秋五马迎。

悬知讼庭寂,歌暮满山城。

(0)

戏调浦进士·其四

下却高楼欲别难,如花容貌倚栏干。

悬知簪绂无多日,云雨翻将梦里看。

(0)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其十二

倚杖云中送鸟,投竿水上观鱼。

述志何曾著赋,绝交亦自无书。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