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晚得洋川,劳生只自怜。
文移供尽日,心力付流年。
咄咄空书字,便便声昼眠。
其如昏嫁在,了即赋归田。
衰晚得洋川,劳生只自怜。
文移供尽日,心力付流年。
咄咄空书字,便便声昼眠。
其如昏嫁在,了即赋归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人在暮年时期,选择隐居于广阔的江川之间,过着简朴自足的生活。他不再为世俗的名利所羁绊,而是将自己的精力和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咄咄空书字"一句,则表明诗人已经达观,能够超脱尘世的纷争,只是在闲适的时光中记录下心中的感悟。至于"便便声昼眠",则是形容他对现实世界的漠然,不为外界所扰乱,安享自己的宁静生活。
而最后两句"其如昏嫁在,了即赋归田",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争的态度,那就是随遇而安,不强求成败得失,只是等待时机成熟,便回归到自己的田园生活中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内心平静的高远情怀。
旧俸存无几,生齿日益多。
敝庐虽粗完,空廪无麦禾。
首种二顷田,奈此春旱何。
谁能持只鸡,一酹邢山阿。
饥寒谁相念,幸龙未见呵。
去年投虎头,叩门用干戈。
邂逅一尺雨,岂复阴阳和。
幽明初不隔,诚意岂在多。
恻然上通天,矧此一盘涡。
云兴雨随至,父老行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