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无偃息资,进无当代策。
冉冉时将暮,坐为周南客。
前登阙塞门,永眺伊城陌。
长川黯已空,千里寒气白。
家本渭水西,异日同所适。
秉志师禽尚,微言祖庄易。
一辞林壑间,共系风尘役。
交朋忽先进,天道何纷剧。
岂念嘉遁时,依依偶沮溺。
退无偃息资,进无当代策。
冉冉时将暮,坐为周南客。
前登阙塞门,永眺伊城陌。
长川黯已空,千里寒气白。
家本渭水西,异日同所适。
秉志师禽尚,微言祖庄易。
一辞林壑间,共系风尘役。
交朋忽先进,天道何纷剧。
岂念嘉遁时,依依偶沮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田园的生活情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涯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退无偃息资,进无当代策”两句,表明诗人对于仕途没有贪恋和野心,不愿意像世人那样为了功名而奔波。这里的“偃息”是指安逸自得,“当代策”则是比喻权谋。
“冉冉时将暮,坐为周南客”一句,透露出诗人随遇而安,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心境。“冉冉”形容时间缓慢流逝,“周南客”则暗示自己是旅居异乡的人。
“前登阙塞门,永眺伊城陌”两句,用来描绘诗人游历之情。这里的“阙塞门”指的是古代宫殿或城堡的门,“伊城陌”则是对美好风光的留恋。
“长川黯已空,千里寒气白”一句,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长川黯已空”形容江河之宽广而空旷,“千里寒气白”则是秋冬季节的景象,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
“家本渭水西,异日同所适”两句,诗人提到了自己的家乡在渭水之西,并表达了与友人共同追求田园生活的愿望。“异日”指的是将来,“同所适”则是希望与朋友一起归隐田园。
“秉志师禽尚,微言祖庄易”两句,是诗人表明自己的志向和思想。这里的“秉志”是坚持意志,“师禽尚”指的是效仿古代隐逸之士,而“微言”则是淡薄的语言,意味着简约而不矫揉,“祖庄易”则是借用《易经》中的“庄”字,表达一种平和自然的生活态度。
“一辞林壑间,共系风尘役”两句,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以及对友情的珍惜。“一辞”是指一次告别,“林壑间”则是山水之间的生活,“共系”则是与朋友共同承担的命运,“风尘役”则是世俗的牵绊。
“交朋忽先进,天道何纷剧”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天道的疑惑。“交朋”即结交朋友,“忽先进”则可能指朋友的突然离去或超前,“天道何纷剧”则是对自然法则和人世间复杂变幻的感慨。
“岂念嘉遁时,依依偶沮溺”最后两句,是诗人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朋友情谊的眷恋。“岂念”即是否怀念,“嘉遁时”指的是美好的隐逸生活,“依依”形容思念之情深重,而“偶沮溺”则是形容友情如溪流般绵长而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