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閒居感怀十七首·其四》
《閒居感怀十七首·其四》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贤有四海志,家无一金赀。

言高力不足,举世争笑之。

不如富侠子,钱刀散孤嫠。

闾阎称行义,赫赫名声垂。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贤者与世俗价值观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诗人方孝孺通过对比贤者与富侠子的行为和结果,展现了他对道德价值的坚持与对社会现象的洞察。

首句“贤有四海志,家无一金赀”描绘了贤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贤者胸怀天下,志向远大,却生活贫困,没有财富。这种对比凸显了贤者高尚品质与物质条件之间的反差,暗示了社会对于真正价值的误解或忽视。

接着,“言高力不足,举世争笑之”进一步阐述了贤者面临的困境。他们的话语和行动往往超出了当时社会的理解范围,因此受到嘲笑和不理解。这反映了社会对创新思想和高尚行为的排斥,以及对传统观念的盲目遵循。

“不如富侠子,钱刀散孤嫠”则通过对比,揭示了社会对财富和权力的崇拜。富侠子不仅拥有财富,还能慷慨解囊,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种行为在当时的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扬,而真正的贤者却被忽视甚至嘲笑。

最后,“闾阎称行义,赫赫名声垂”表达了诗人对贤者行为的肯定和对社会道德标准的反思。尽管贤者在生前可能遭受误解和嘲笑,但他们的行为最终会被人们认可,并在历史中留下光辉的印记。这不仅是对贤者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社会道德标准的一种呼吁,希望社会能够更加公正地评价人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财富和权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道德与物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对不同价值观的接纳程度,体现了方孝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道德价值的坚持。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剡西八景为开明空相寺僧华月江赋·其三梅林逗阴

绿阴坐昼寒,林深不知路。

子熟定何时,山中雨如雾。

(0)

俞文辅竹石

怪石玄云立,修篁翠雨垂。

虽非与可笔,消得子瞻诗。

(0)

泛舟严陵·其四

来时水没干滩平,归去水落石峥嵘。

却看岸痕思前日,舟在垂杨树巅行。

(0)

墨菊

三径秋香不可无,伊谁描得影模糊。

只愁醉倒陶彭泽,故着当年僧褐夫。

(0)

五月十五夜对月

正愁苦雨作梅霖,向晚云开见远岑。

天净已推圆镜上,山高犹隔半村阴。

清光本自无圆缺,人世果谁分古今。

明夜阴晴不可断,栏杆独倚漫沉吟。

(0)

题焦元尚山水

淮阳先生爱画山,下笔万里须臾间。

既开金刹倚寥廓,亦有绿树临潺湲。

竹间鸟啼春雨歇,洞口花落晴云閒。

知君高志在丘壑,著我溪桥相往还。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