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朝洛北阻游陪,惆怅中桥半醉回。
泼火既经寒食雨,解酲须拨冻醪醅。
昨朝洛北阻游陪,惆怅中桥半醉回。
泼火既经寒食雨,解酲须拨冻醪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司马光创作的,名为《明日雨止复招子骏尧夫游南园(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
“昨朝洛北阻游陪,惆怅中桥半醉回。”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昨日在洛北与友人共同游玩的情景。其中,“洛北”指的是古都洛阳以北地区,这里可能是诗人心中的一个美好之地。诗人用“阻”字形容游玩时的愉悦心情,同时透露出一丝依依不舍的情绪。而“惆怅中桥半醉回”则表达了诗人在游玩之后,于中桥处感受到一些哀伤之情,可能是因为友人的临别赠言或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这里的“半醉”不仅指酒精的作用,更有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
“泼火既经寒食雨,解酲须拨冻醪醅。” 这两句则转换了场景,诗人描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其中,“泼火”指的是春天的阳光,而“寒食雨”则是在农历清明前后可能出现的一种冷雨。这场雨为大地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也使得诗人的酒意稍解。这里的“冻醪醅”指的是一种用来醒酒的饮品,通过这个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小确幸和细腻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昨日游乐、今日春雨及醒酒的情境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波动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诗中不仅有景物的生动描绘,更有内心世界的细腻流露,体现了宋代文学的婉约与含蓄特点。
尝登曲岩顶,翠壁凌竞行。
下属带林屋,上干森太清。
崎崟狐兔道,斗绝芙蓉城。
天衔太湖小,日上东山横。
奔涛激林响,飞雾惊人声。
云光写石镜,天籁摩风筝。
暂驻浮丘鹤,长吹子晋笙。
坐来握玉髓,饥至餐瑶英。
当时山人辈,金策相支撑。
前身蔡经是,师受王方平。
结庐古岩下,桃花满前楹。
麻姑复千岁,指甲犹自轻。
丹书拂藓读,玉女披霞迎。
亲传步虚唱,彷佛鸾凤鸣。
笑我晚学道,碧山许藏名。
相期荷长锸,石上斸黄精。
少微黯淡妖氛横,长蛇封豕生荒荆。
群动缠臊土花赤,比邻襁负驰奔征。
钟家少妇离房户,黄口呱呱尚含乳。
姑章夫婿晓星沈,呜咽吞声泪如雨。
云边鸟道南岩阴,剑锋欲起桑间心。
妾身可粉骨可碎,妾心百鍊真刚金。
绿鬓红颜堕空碧,血腥著树浮寒色。
弗容窦女独留芳,猿鹤悲鸣天亦黑。
吁嗟冠屦称男儿,堂堂大节翻手隳。
愚妇犹能保贞素,读圣贤书奚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