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磴烟台第几层,孤亭高处许先登。
空阶不剪何年草,老树长悬百尺藤。
日午锄禾人语细,云深看竹逸怀增。
呼童扫石题新句,应记来游此地曾。
雾磴烟台第几层,孤亭高处许先登。
空阶不剪何年草,老树长悬百尺藤。
日午锄禾人语细,云深看竹逸怀增。
呼童扫石题新句,应记来游此地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水画卷。首联“雾磴烟台第几层,孤亭高处许先登”以雾气弥漫的山路和孤亭高耸入云,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颔联“空阶不剪何年草,老树长悬百尺藤”通过描写荒废的台阶和缠绕的老树藤蔓,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生命循环的感慨。
颈联“日午锄禾人语细,云深看竹逸怀增”则将视角转向人间烟火,描绘了农人在正午时分劳作的情景,以及在云雾缭绕中欣赏竹林时心境的宁静与超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尾联“呼童扫石题新句,应记来游此地曾”表达了诗人想要留下足迹,记录下这次游历的感受,既是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也是对未来再次造访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交融,传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历史的深刻思考。
月行南箕口,簸扬不肯休。
我至洞庭侧,狂澜阻行舟。
东望岳阳城,一苇宿可投。
吾欲破巨浪,试呼舟子谋。
舟子笑谓我,官岂乘浮丘。
同行一二官,好勇岂仲由。
君子不行险,少迟勿烦啾。
明朝风自定,鼓枻无忧愁。
汗颜答舟子,汝语非谬悠。
书以示同人,欲速不可求。
君住眉山我永嘉,老来邂逅楚天涯。
无诗不和已成杜,有酒相呼如在家。
官职未高名满蜀,人才如许邑为巴。
且将异日作霖手,润泽河阳一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