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鸬鹚鸟,迎霜处处飞。
北看疑是雁,南客更思归。
岭上行人绝,关中音信稀。
故园今夜里,应为捣寒衣。
江畔鸬鹚鸟,迎霜处处飞。
北看疑是雁,南客更思归。
岭上行人绝,关中音信稀。
故园今夜里,应为捣寒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和深切的乡愁。开篇“江畔鸬鹚鸟,迎霜处处飞”两句,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江边鸬鹚在寒风中飞翔的景致,通过对比大小,突出了季节的更迭和天气的转冷。
接着“北看疑是雁,南客更思归”两句,则从观察远处的大鸟(可能是大雁)开始,引发了行人对于家乡的无限思念。这里的“北看”和“南客”,不仅指出了方向上的差异,更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和对归宿的渴望。
中间两句“岭上行人绝,关中音信稀”描绘了山岭上的行人寥寥,以及边塞地区消息的隔绝。这不仅是景象的刻画,更暗示了一种社会状态和个人遭遇的孤独与艰辛。
最后,“故园今夜里,应为捣寒衣”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在这里,“捣寒衣”不仅是实用的准备,更是情感上的寄托。它传递了一种在严寒中依然坚守着对温暖记忆的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深切的乡愁和对归宿的渴望,是一篇充满情感色彩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