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大渊至二首·其二》
《喜大渊至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敕尾词头老不任,偶逢寸暇惜如金。

进赓圣制董弦曲,退伴君联石鼎吟。

晓漏闻钟犹共话,雪泥蹑屐每相寻。

而今不辨人颜色,坐久琅琅认语音。

(0)
翻译
尽管年事已高不再担任官职,偶尔得到片刻闲暇也视若珍宝。
在朝中参与吟咏皇帝的诗作,在退朝后又与朋友一起品茶论诗。
清晨听到钟声还一同交谈,踏雪寻友总是不辞辛劳。
如今已分辨不出人脸,只能通过声音辨别熟人。
注释
敕尾词头:指皇帝的命令或诗文的开头。
老不任:年迈不能胜任官职。
偶逢:偶然遇到。
寸暇:片刻空闲。
惜如金:视同黄金般珍贵。
圣制:皇帝的诗作或命令。
董弦曲:参与创作或吟唱音乐。
石鼎:古代煮茶的器具,象征高雅的聚会。
晓漏:清晨的更漏声。
闻钟:听到钟声。
犹共话:仍然一起交谈。
雪泥:比喻往事。
蹑屐:踏着木屐。
而今:现在。
不辨:无法分辨。
人颜色:人的外貌。
琅琅:形容声音响亮。
认语音:通过声音辨认人。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珍惜。"敕尾词头老不任,偶逢寸暇惜如金"两句写出了年迈体会到时间宝贵,每一点闲暇时光都像是黄金般珍贵。"进赓圣制董弦曲,退伴君联石鼎吟"则是对过去繁华生活的一种回忆,无论是在朝廷中参与国事,还是在私下与友人吟诗作对,都充满了激情与活力。

接下来的"晓漏闻钟犹共话,雪泥蹑屐每相寻"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那时候无论是清晨听钟声,还是在积雪中踏着泥泞的小路,都能与朋友们共同回忆、探讨。最后两句"而今不辨人颜色,坐久琅琅认语音"则表现了诗人的哀愁,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已经无法分辨周围人的面孔,只能通过久坐聆听声音来辨识对方。

整首词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抒发了时光易逝、人事皆变的无常感。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友情和往日美好记忆的珍视之情。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偈一百二十首·其一一五

夜来春睡烂如泥,禁漏声残总不知。

翻忆南泉好言语,如斯痴钝也还稀。

(0)

偈一百二十首·其七十七

今朝四月十五,已见炎炎酷暑。

只宜摇扇饮水,岂可谭今引古。

却请九仙长老,倾些清凉法雨。

众中钉觜禅和,便好出来进步。

问教口似磉盘,始信长老难做。

亲长老,自照顾,发机须是千钧弩。

(0)

拟寒山寺·其一四三

一年五千斛,十年计五万。

不知十年间,所作何事办。

暴殄天物多,也好自思算。

福若不消磨,除君是铁汉。

(0)

拟寒山寺·其七十四

一日日知衰,一年年觉老。

唯有贪爱心,顽然如壮少。

临行念子孙,垂死顾财宝。

世间此等人,可哀不可吊。

(0)

拟寒山寺·其五

佛以真实口,说法无虚谬。

人天常诵持,龙神知护祐。

施食放生命,决定报长寿。

过酒与僧尼,后世必无手。

(0)

山居四首·其三

山腰老桧结缨络,石眼飞泉鸣佩珰。

午梦悠悠谁唤觉,竹风时借枕衾凉。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