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寒山寺·其七十四》
《拟寒山寺·其七十四》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古风

一日日知衰,一年年觉老。

唯有贪爱心,顽然如壮少。

临行念子孙,垂死顾财宝。

世间此等人,可哀不可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世态炎凉,通过对比“一日日知衰”、“一年年觉老”的自然规律与“贪爱心”不减的矛盾心理,揭示了人性中对物质的执着追求与对生命的短暂认知之间的冲突。

首句“一日日知衰,一年年觉老”,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逐渐衰退和岁月的无情。这里的“知衰”和“觉老”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变化,更深层地触及了对生命有限性的认识,暗示着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

接着,“唯有贪爱心,顽然如壮少”一句,将这种对物质的渴望与年轻时的冲动相提并论,强调了即使在生命晚期,人们仍可能保持对财富、地位等外在价值的强烈追求,这种追求似乎与年龄的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人性中难以改变的贪婪本性。

后两句“临行念子孙,垂死顾财宝”,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人们仍然关心的是后代的福祉和自己的遗产,这不仅体现了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也反映了对物质世界难以割舍的情感依赖。这种对物质的牵挂,甚至在生命的尽头也不能放下,展现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物质的过度依赖和对精神世界的忽视。

最后一句“世间此等人,可哀不可吊”是对上述现象的总结和评价。这句话既表达了对这类人的同情(“可哀”),又暗示了对他们行为的无奈或批判(“不可吊”)。通过这一句,诗人不仅揭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意义、价值观以及如何平衡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生命、衰老、贪婪、亲情、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灵岩七咏·其六铁袈裟

浅蹊针孔费掺掺,铁作袈裟信不凡。

大庾岭头提不起,岂知千古付灵岩。

(0)

金丹诗诀·其四十二

莫谓金丹事等闲,切须勤苦力钻研。

殷勤好问师资学,不在他边在目前。

(0)

金丹诗诀·其三十九

志默忘言理最端,更无一物可相关。

回眸谩著些儿力,一得分明万事闲。

(0)

金丹诗诀·其三十一

父精母血结胎成,尚自他形似我形。

身内认吾真父母,方才捉得五行精。

(0)

金丹诗诀·其十五

红铅之髓名真汞,黑汞之精是正铅。

莫向肾中求造化,却须心里觅先天。

(0)

秋夜雨分中韵

风凄漏永暗银河,滴响空阶碎玉壶。

无那骚心思纷坠,且教高咏和寒梧。

闲心欲寄云中鹤,逸兴旋怀江上鲈。

莫使扶摇不可即,他年惆怅旧时粗。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