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丹诗诀·其十五》
《金丹诗诀·其十五》全文
宋 / 陈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红铅之髓名真汞,黑汞之精是正铅。

莫向肾中求造化,却须心里觅先天。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陈楠的《金丹诗诀》,是道家炼丹术中的经典之作。诗中运用了象征性的语言,探讨了内丹修炼的核心理念。

“红铅之髓名真汞”,这里的“红铅”和“真汞”都是指人体内的精气,通过比喻,暗示了修炼者需要关注并调和体内能量的转化过程。“红”代表了生命力旺盛的状态,“铅”则象征着物质基础或原始能量。真汞,即真正的汞,这里隐喻的是修炼者内在的精气神,需要通过修炼达到纯净、凝聚的状态。

“黑汞之精是正铅”,“黑汞”与“正铅”相对应,进一步阐述了能量转化的过程。黑汞代表了经过转化、沉淀后的精气,而正铅则是指通过修炼得到的纯净、凝聚的精气神。这一对概念强调了修炼过程中,从混沌到清晰、从杂乱到有序的转变。

“莫向肾中求造化”,这句话提醒修炼者,不应仅仅局限于身体的某个部位(如肾)来寻求修炼的奥秘,而是要从更深层次的心灵层面去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和生命的本质。肾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生命能量的源泉,但修炼之道在于超越表面现象,触及内在精神的觉醒。

“却须心里觅先天”,“先天”在这里指的是宇宙生成之初的原始状态,即未受后天污染的自然本性。修炼者应该在内心深处寻找这种原始的、纯净的本性,通过内心的修炼来达到与宇宙和谐一致的状态。这不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心灵的净化和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象征性的语言,引导修炼者从身体的层面深入到心灵的层面,探索内在的宇宙法则,追求生命的最高境界。

作者介绍
陈楠

陈楠
朝代:宋   号:翠虚子   籍贯: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   生辰:公元?----1213

陈楠(公元?----1213)字南木,号翠虚子、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人,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陈楠达到160岁以上。
猜你喜欢

后杂兴·其一

日月经天上,光景常新鲜。

人生一世内,形状倏变迁。

几日红颜子,鸡皮雪盈巅。

所以苦志士,决计在深山。

采药袪诸病,服食学神仙。

神仙岂易得,无恙尽天年。

(0)

泛舟

湘帘雀舫木兰桡,荡漾烟波看渐遥。

春水一江吹细浪,青山两岸接平桥。

参差玉笛惊流响,潋滟金尊欲上潮。

横槊船头多意气,轻风催棹雨潇潇。

(0)

陈吾青

吾青既藏辉,裘敝舌亦秃。

独念王子房,经天望东哭。

当时英雄人,潜闼何太速。

不如饮美酒,逸光向幽独。

(0)

陈壶岚

壶岚旷周旋,十春谋一面。

网户倾陈醁,扫径通幽彦。

山色栖城头,长河净如练。

丘壑满胸中,浮云岂能眩。

(0)

五夜余澹心涂次尾及同乡诸兄招饮河房时大雨如注经宵不歇醉归走笔记之

插艾怜时序,衔杯共友朋。

可堪今夜雨,偏妒一年镫。

舫静歌声邈,波喧岸影增。

天涯萍聚处,痛饮记吾曾。

(0)

哭苍雪·其一

忆昔穿云到上方,飞泉夹路笋舆忙。

孤松半榻霜颠白,清磬一声山叶黄。

得道好穷诗正变,观心难遣世兴亡。

汰公塔在今同传,无著天亲共影堂。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