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艾怜时序,衔杯共友朋。
可堪今夜雨,偏妒一年镫。
舫静歌声邈,波喧岸影增。
天涯萍聚处,痛饮记吾曾。
插艾怜时序,衔杯共友朋。
可堪今夜雨,偏妒一年镫。
舫静歌声邈,波喧岸影增。
天涯萍聚处,痛饮记吾曾。
这首明代末期的诗作,以端午插艾和饮酒欢聚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友情的感慨。首句"插艾怜时序",描绘了端午时节人们插艾草的传统习俗,诗人借此表达对时节更迭的怜惜之情。"衔杯共友朋"则展现了与朋友共饮的欢乐场景。
接下来的两句"可堪今夜雨,偏妒一年镫",通过今夜的大雨,寓言了一年中难得的团聚时光被雨水打断,流露出淡淡的遗憾和对相聚不易的感慨。"舫静歌声邈",写出了在舟中静谧的夜晚,歌声渐远,增添了离别的寂寥感。"波喧岸影增"则以波涛声衬托岸边影子的拉长,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诗人醉酒后的恍惚心境。
最后两句"天涯萍聚处,痛饮记吾曾",将聚会比作天涯海角的浮萍偶然相逢,强调了友情的珍贵,以及诗人对曾经一起痛饮的美好回忆的深深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明末清初诗人在风雨飘摇的时代背景下,对友情和生活的独特感悟。
鸡舌浓香,朝马晨钟,十载禁廷。
恰行春绿野,从容冠盖,人家烟火,相望升平。
一夕霜台,又颁新宠,白璧青钱到姓名。
人争道,看春风袖里,霹雳抨轰。谁怜汉水孤征。
得旗旆、相从有此行。
爱风流凝远,长歌细饮,青灯夜语,款曲交情。
恨煞文书,官程未了,又到慇勤唱渭城。
百年里,算悲欢离合,几度长亭。
画角西风轰万鼓。犹忆元戎谈笑处。
铁衣露重剑光寒,海波飞立鱼龙舞。匆匆留不住。
万里玉关如掌路。空怅望,夕阳暮霭,人立渡傍渡。
木落山空人掩户。得似旧时春色否。
雁声叫彻楚天低,玉骢嘶入烟云去。无人凭说与。
梅花泪老愁如雨。犹记得,颠崖如此,细向席前语。
雪与幽人,正一年佳处,清晓开门。
萧然半华鬓发,相与销魂。
披衣倚柱,向轻寒、醽渌微温。
端好在,垂鞭信马,小桥南畔烟村。
呵手冻吟未了,烂银钩呼我,玉粒晨饙。
六花做成蟹眼,凤味香翻。
小梅疏竹,际壁间、横出江天。
那更有,青松怪石,一声鹤唳前轩。
丹荔明如火。想江城、薰风乍透,绣帘青琐。
宝篆香消初睡起,叶底流莺又过。
算几度、思归未果。
欲剪冰绡凭谁寄,恐腰围、渐减愁无那。
临岸曲,命舟舸。凉宵冉冉银蟾度。
望清辉、千里照人,雾低云亸。
准拟雕梁栖飞燕,早晚新巢定妥。
叹会少离多似我。
留滞文园头先白,念琴心、久为芳尘锁。
将旧恨,归江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