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与巫山,参差郁相望。
灼烁在云间,氛氲出霞上。
散雨收夕台,行云卷晨障。
出没不易期,婵娟以怅惆。
高唐与巫山,参差郁相望。
灼烁在云间,氛氲出霞上。
散雨收夕台,行云卷晨障。
出没不易期,婵娟以怅惆。
这首诗描绘了巫山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雾缭绕、雨后初晴的自然景观。首句“高唐与巫山,参差郁相望”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云雾缭绕、山峦叠嶂的世界,两座山峰遥相对望,充满了神秘与壮美。接下来,“灼烁在云间,氛氲出霞上”两句,运用了“灼烁”和“氛氲”这两个富有动态感的词语,生动地描绘了云雾在阳光照耀下闪烁和霞光中弥漫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既朦胧又清晰的美感。
“散雨收夕台,行云卷晨障”则进一步展示了天气变化的微妙,雨后的云台渐渐消散,晨间的云障被卷起,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和谐变迁。最后,“出没不易期,婵娟以怅惆”两句表达了对这种美景难以预测、稍纵即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即将消失时的惋惜之情。“婵娟”一词常用来形容美好的女子或月色,这里借指美丽的景色,与“怅惆”形成情感上的呼应,增添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巫山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美景难留的感慨,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情感交融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