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劭予戊申乞假归省厚斋将军图咏送别两斋同人咸有赠章公子效彬属题》
《劭予戊申乞假归省厚斋将军图咏送别两斋同人咸有赠章公子效彬属题》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先帝龙飞举恩榜,臣门得士张与黄。

黄生忠孝恸早世,君夙教冑宫东廊。

渊源伊洛师道立,馀事精鉴评倪王。

方严平进不偶俗,晚更异说憎蜩螗。

挂冠不忍见桑海,朝露旋溘尘随扬。

嗟予北来后半载,却展此卷心神伤。

当时蹙国抱孤愤,犹恋禁阔频回肠。

沧流驰波去不驻,兰芷变尽谁实芳?

卷中同直率鬼录,醉死吾及临曹唐。

全归末造总厚福,胜对离黍呼天苍。

郎君笃旧岁具食,影堂发箧罗缣缃。

宣南残梦一痕在,葛帔尽散陶楼藏。

明寻西园究画理,龙种老矣终殊常。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陈宝琛所作,名为《劭予戊申乞假归省厚斋将军图咏送别两斋同人咸有赠章公子效彬属题》。陈宝琛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中首先提到了先帝的恩典和臣子们的荣耀,接着描述了黄生的早逝,以及君主对教育的重视。随后,诗人赞扬了黄生的忠诚和孝顺,同时表达了对黄生早逝的哀痛。接着,诗人提到黄生的学问渊源来自伊洛师道,其品行高洁,不为世俗所容,晚年更是因与众不同的观点而遭受非议。诗人感叹黄生挂冠而去,不愿目睹世事变迁,如同朝露般短暂的生命,最终化为尘埃。

诗中还提到了自己北来的半载,再次展读黄生的遗作,心中充满了悲伤。诗人回忆起黄生在国家危难时的孤愤之情,以及对朝廷的眷恋。他感叹时间的流逝,昔日的兰芷之花已变尽,无人能知其芳香。诗人在卷中看到的是黄生的鬼录,以及醉死的场景,仿佛看到了历史的痕迹。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黄生归隐后的厚福,以及对黄生精神的敬仰。他还提到友人章公子效彬的赠诗,以及在宣南留下的梦境,黄生的遗物被分发,散落在陶楼之中。诗人最后表示将追寻西园的绘画道理,尽管黄生已老,但其精神依然常存。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陈宝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拟萧子显春别曲·其二

春风戏蝶一庭花,落日聚雀空城麦。

半床敝帐掩朝寒,满镜新愁减钗泽。

贞志宁忘陌上桑,同心共指西陵柏。

(0)

赠道士·其一

龙子遗将海藏方,换除烟火世间肠。

三花树顶千秋雪,七宝宫中万杵霜。

琼管绿箫通廓落,碧文金检佩琳琅。

松门昼掩烟萝合,独在峰头侍紫阳。

(0)

王进士直夫僧房见招

曈曈旭日照楼台,辇道今朝不动灰。

玉树青葱回上苑,宫云轻薄拥蓬莱。

麦秋战暑添筒布,樱笋笼香近酒杯。

禅榻王阳频有约,不妨骑马踏苍苔。

(0)

秋日西郊

落木碧空远,秋辉半壁斜。

游车停细草,飞盖带余霞。

水阔烟钟暝,鸦归省树哗。

长安捣衣急,秉烛傍谁家?

(0)

灯夕汤子重席上

美景忘游宴,珠灯多夜光。

春城绣户月,罗袜画桥霜。

鸣马客先发,谁家欢未央。

吴宫星未落,醉里笛声长。

(0)

迎銮曲二十首和刘希尹之作·其十六

九月南征九月回,清源黄菊趁时开。

何人得似行宫蕊,两度亲承万寿杯。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