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忘游宴,珠灯多夜光。
春城绣户月,罗袜画桥霜。
鸣马客先发,谁家欢未央。
吴宫星未落,醉里笛声长。
美景忘游宴,珠灯多夜光。
春城绣户月,罗袜画桥霜。
鸣马客先发,谁家欢未央。
吴宫星未落,醉里笛声长。
这首明代诗人蔡羽的《灯夕汤子重席上》描绘了一幅华美的夜晚景象。首句"美景忘游宴"表达了诗人沉浸在美景中而忘记世俗的宴饮之乐,流露出对眼前景色的深深赞叹。"珠灯多夜光"进一步描绘了灯火辉煌的场景,暗示着夜晚的繁华热闹。
"春城绣户月"将视线转向了月色下的春城,月光洒在精致的窗户上,如同绣户生辉,增添了诗意的朦胧美。"罗袜画桥霜"则通过比喻,形容女子轻盈的脚步在画桥上踏过如霜的月色,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
"鸣马客先发"写出了客人的离去,马蹄声回荡,透露出宴席的结束和别离的情绪。"谁家欢未央"则以疑问的方式,暗示尽管宴席已散,但仍有家庭的欢声笑语尚未停歇,增添了生活的烟火气息。
最后两句"吴宫星未落,醉里笛声长"以吴宫为背景,暗示了宴会上的豪饮与歌舞,直到吴宫的星辰还未落下,醉意中仍能听到悠长的笛声,余韵悠扬,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夜灯会的热闹与繁华,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起伏,展现出明代文人墨客的雅兴与情怀。
吊古意不禁,披搸倚断枝。
道逢雪岭叟,笑我真情痴。
尔从京师来,习见汉官仪。
未央即宫阙,金马即铜墀。
团营即细柳,绮陌即庄逵。
西山千万髻,终南同崔巍。
下有高梁河,即古曲江池。
瑶台与金屋,所贮即妖姬。
残棺断火垄,即今金紫儿。
辟彼膏烛光,前者已灰飞。
后火续新火,焰焰同一辉。
若以天眼观,青草生蛾眉。
飘风遇轻云,无事哭荒碑。
朝见卫叔宝,朗朗来照人。
髻发若青丝,楚楚足精神。
作对才五字,遽有惊人辞。
下筹读左史,酌酒诵唐诗。
阿舅无长处,素心差足师。
居官万不可,谈艺一无知。
尔父敦俭朴,山居伴鹿麋。
郗公诚晚令,育长恐情痴。
似之非贤者,不肖乃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