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州官去,秋霜点鬓纱。
风生白马渡,月冷紫薇花。
三釜娱亲老,双旌放吏衙。
重来定何日,云路有灵槎。
又作州官去,秋霜点鬓纱。
风生白马渡,月冷紫薇花。
三釜娱亲老,双旌放吏衙。
重来定何日,云路有灵槎。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陈孚为友人修撰辅伯贤同知滑州的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任赴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又作州官去",开篇即点出友人再次出任地方官职,暗示了友人的仕途经历丰富,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频繁调动的些许无奈。"秋霜点鬓纱",以秋霜比喻岁月的无情,描绘了友人因任职劳心而略显苍老的形象,富有画面感。
"风生白马渡,月冷紫薇花",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友人出行的场景,白马渡江,月色清冷,紫薇花开,营造出一种寂寥而庄重的氛围。"三釜娱亲老,双旌放吏衙",表达了友人孝顺父母,治理地方有方,深受百姓爱戴,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政绩。
最后两句"重来定何日,云路有灵槎",寄寓了对友人未来仕途的祝福和对重逢的期盼,"云路"象征高远的前程,"灵槎"则暗指仙舟或好运,寓意友人此去将有美好的仕途发展,期待他能早日归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赏与祝愿,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落尽斜阳,尚有些、断霞残影。
甚弯环、东溪西巷,南岩北岭。
行熟更教羊引著,睡浓却被鸦惊醒。
渐孤村、树暗颤山敧,霜风冷。人世里,嫌他蠢。
牛背上,输他稳。但芒鞋一緉,蓑衣一领。
五脏荒陂蔬荐口,双髽幽崦花漫顶。
虽云乌、月黑路蒙笼,何曾窘。
一轮明月,古人心万年,更寸心存。
沧海化为黄土,心不成尘。
杳杳兴亡成败,满乾坤、未见知音。
抚阑干、欲唤英魂,沈沈又没人应。
无聊敧枕搔首,梦庐中坛上,一似平生。
共挽长江为酒,相对同倾。
不觉霜风敲竹,睡觉来、海与愁深。
拂袖去,塞北河西,红尘陌上寻人。
会道莫如约,要识胸中真。
讲学亦贵博,不废纸上陈。
王充与李邕,世岂无若人。
中秘未许见,市肆何所闻。
童君家多书,乃为我辈虑。
安用蓬莱山,万卷皆聚此。
又复附益之,秦碑及周鼓。
剡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
持此分雅俗,清渭映浊泾。
不贿屋自润,无爵身亦荣。
好事时相过,不惮倒屣迎。
挥麈言有味,寂如无市声。
孰如汉中郎,孰似楚左史。
孰能诵亡书,孰解作奇字。
是中犹渊海,随取即随有。
或问贾几何,还可商度否。
掀髯笑谢客,吾非鬻书叟。
天上一灯满,引起万灯明。
不知今夕何夕,平地有蓬瀛。
西母瑶池称寿,南守锋车催觐,二美一时并。
一点魁星现,长侍老人星。心事好,天与寿,鬓长青。
不将钟鼎为乐,念念在朝廷。
此母宜生此子,须有医时良策,寿国福苍生。
子自坐黄阁,母自课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