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明月,古人心万年,更寸心存。
沧海化为黄土,心不成尘。
杳杳兴亡成败,满乾坤、未见知音。
抚阑干、欲唤英魂,沈沈又没人应。
无聊敧枕搔首,梦庐中坛上,一似平生。
共挽长江为酒,相对同倾。
不觉霜风敲竹,睡觉来、海与愁深。
拂袖去,塞北河西,红尘陌上寻人。
一轮明月,古人心万年,更寸心存。
沧海化为黄土,心不成尘。
杳杳兴亡成败,满乾坤、未见知音。
抚阑干、欲唤英魂,沈沈又没人应。
无聊敧枕搔首,梦庐中坛上,一似平生。
共挽长江为酒,相对同倾。
不觉霜风敲竹,睡觉来、海与愁深。
拂袖去,塞北河西,红尘陌上寻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情与孤独。开篇“一轮明月,古人心万年”即设定了主题,将月亮比喻为历经千年的古人心灵,表达了一份恒久不变的情怀。而接下来的“更寸心存”则强调了这份情感的珍贵与难得。
诗中的“沧海化为黄土,心不成尘”用了沧桑巨变来形容内心的坚定不移,即使外界有再大的变化,也无法动摇这份执着之心。接着,“杳杳兴亡成败,满乾坤、未见知音”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更迭,宇宙间寻觅知己而不可得的感慨。
“抚阑干、欲唤英魂,沈沈又没人应”中的“抚阑干”形象生动,表现出诗人对逝去英灵的怀念之情,而“沈沈又没人应”则是对孤独与无奈的深刻表达。紧接着,“无聊敧枕搔首,梦庐中坛上,一似平生”透露出诗人在寂寞中的寻梦与自我慰藉。
“共挽长江为酒,相对同倾”则是一种超脱现实的豪迈情怀,以酒会友,抒发胸臆。而“不觉霜风敲竹,睡觉来、海与愁深”中的“霜风敲竹”生动传神,将自然之声融入诗人的愁绪之中。
最后,“拂袖去,塞北河西,红尘陌上寻人”则是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是诗人在红尘中继续寻觅知音的决心。这一系列的情感流露,无不体现了诗人深沉而复杂的心灵世界。
昔侍先伯居乡邑,四海贤人尝语及。
清如冰雪沈御史,复有琼瑶好篇什。
出持使节海岱閒,吹满春风开束湿。
生为后辈见之难,公至暮年名转立。
郎君与鼐再世交,尚书礼曹先后入。
每看鹤骨出人群,辄想龙门趋父执。
京师昨竟到轩车,谢客未尝容拜揖。
鼐也问疾就郎君,语重行艰年七十。
传将画照索题诗,展册欲书眶已泣。
却思先伯年正同,曳杖歌先驹影急。
幅巾终冀一升堂,白旐忽看翩指隰。
从玆前辈彫零尽,况复孤生涂路涩。
城边执手别郎君,归看画图仍在笈。
紫芝深谷自长生,茆屋秋风为谁葺。
惟有名德寄人閒,两家后裔收文集。
《沈椒园按察晚芝亭图》【清·姚鼐】昔侍先伯居乡邑,四海贤人尝语及。清如冰雪沈御史,复有琼瑶好篇什。出持使节海岱閒,吹满春风开束湿。生为后辈见之难,公至暮年名转立。郎君与鼐再世交,尚书礼曹先后入。每看鹤骨出人群,辄想龙门趋父执。京师昨竟到轩车,谢客未尝容拜揖。鼐也问疾就郎君,语重行艰年七十。传将画照索题诗,展册欲书眶已泣。却思先伯年正同,曳杖歌先驹影急。幅巾终冀一升堂,白旐忽看翩指隰。从玆前辈彫零尽,况复孤生涂路涩。城边执手别郎君,归看画图仍在笈。紫芝深谷自长生,茆屋秋风为谁葺。惟有名德寄人閒,两家后裔收文集。
https://shici.929r.com/shici/htlstJEJ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