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窗凉籁起秋声,绮席流光皓月明。
却忆邹轲谈夜气,此时心迹已双清。
拂窗凉籁起秋声,绮席流光皓月明。
却忆邹轲谈夜气,此时心迹已双清。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雅的秋夜图景。首句“拂窗凉籁起秋声”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秋风轻拂窗户,带来阵阵清凉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次句“绮席流光皓月明”则将视角转向室内,通过“绮席”(华美的宴席)与“皓月”(明亮的月亮)的对比,展现了室内外光影交错的景象,暗示着宴会的奢华与月色的皎洁。
后两句“却忆邹轲谈夜气,此时心迹已双清”则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历史人物邹衍和孟轲的夜谈,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智者的追忆与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心迹已双清”这一表述,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在这一刻的纯净与清明,也暗含了对当下环境的赞美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历史联想,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高尚精神的追求,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岁序倏云暮,群动日以迫。
青帝将乘权,玄冥又如客。
寄居秦淮上,五载星霜易。
令节空坐愁,北风吹窗隙。
霸子俱跳荡,莱妻只羸瘠。
商陆火添红,屠苏酒浮碧。
唯有虎宜画,那无鸡可磔。
指囷复何人,助予呼将伯。
堪笑谢仁祖,转向修龄索。
入夜醉司命,陈辞多自责。
回思一年事,栖栖为形役。
相如封禅书,仲舒天人策。
夫何采薪忧,遽为连茹阨。
人生不得意,万事皆愬愬。
有如在网罗,无由振羽翮。
严霜覆我檐,木介声槭槭。
短歌与长叹,搔首以终夕。
明月开三峡,花源出五溪。
城池青壁里,烟火绿林西。
不畏王程促,惟愁仙路迷。
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
翠竹高梧夹后溪,劲风危露雨凄凄。
那知北牖残灯暗,又送西楼片月低。
清夜更长应未已,远烟寻断莫频嘶。
羁人此夕如三岁,不整寒衾待曙鸡。
客有成都来,为我弹鸣琴。
前弹别鹤操,后奏大梁吟。
大梁伤客情,荒台对古城。
版筑有陈迹,歌吹舞遗声。
雄哉魏公子,畴日好罗英。
秀士三千人,煌煌列众星。
金槌夺晋鄙,白刃刎侯嬴。
邯郸救赵北,函谷走秦兵。
君子荣且昧,忠信莫之明。
间谍忽来及,雄图靡克成。
千龄万化尽,但见汴水清。
旧国多孤垒,夷门荆棘生。
苍梧綵云没,湘浦绿池平。
闻有东山去,萧萧班马鸣。
河洲搴宿莽,日夕泪沾缨。
因之唁公子,慷慨此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