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开三峡,花源出五溪。
城池青壁里,烟火绿林西。
不畏王程促,惟愁仙路迷。
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
明月开三峡,花源出五溪。
城池青壁里,烟火绿林西。
不畏王程促,惟愁仙路迷。
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道路的迷茫。首句“明月开三峡”以宏伟的画面展现了送别时的壮丽景色,三峡在这里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有着象征意义,代表着一段旅途的开始或结束。而“花源出五溪”,则通过对比衬托增强了自然之美,生动形象。
中间两句“城池青壁里,烟火绿林西”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萧瑟的景色。城墙依旧,烟火升腾,显示出一份平和与祥和,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可能是对离别之情的抒发。
“不畏王程促,惟愁仙路迷”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王程可能指的是官途仕进,而诗人并不畏惧那复杂而紧迫的人世纷争,他所担忧的是自己追求的理想之路——“仙路”,即精神追求或艺术创作的道路,感到迷茫和困惑。
末了两句“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则是对送别场景的具体描绘。巴东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而“归棹”则意味着归途的开始。而“莫待夜猿啼”,则是在告诫对方不要等到夜晚猿啼之声响起才离开,暗含了一种急迫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送别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精神追求。
晓日迎凉,烟华生翠,玉麟香转风轻。
细丝钧管,罗绮拥芝庭。
竞折蟠桃献寿,雨露罩,春下仙瀛。
碧池上,龟游鹤舞,一曲奏长生。当年。
嘉庆会,兰江秀气,星昴光灵。
奄奕世馀徽,同降元精。
此日中吴太守,看看秉、廊庙钧衡。
麒麟阁,功名第一,从此入丹青。
水枫叶下,乍湖光清浅。凉生商素。
西帝宸游罗翠盖,拥出三千宫女。
绛采娇春,铅华掩昼,占断鸳鸯浦。
歌声摇曳,浣纱人在何处。
别岸孤袅一枝,广寒宫殿,冷落栖愁苦。
雪艳冰肌羞淡泊,偷把胭脂匀注。
媚脸笼霞,芳心泣露,不肯为云雨。
金波影里,为谁长恁凝伫。
力犯雷霆众共危,远投魑魅独为宜。
忠州学业真无负,高庙神灵固有知。
自倚圣明容直道,未甘憔悴死荒陲。
满朝卿相多公议,莫把文章作楚辞。
剩引桂枝丛小山,鹜行姑去自馀閒。
人怀昆玉未当价,花与莱衣相映斑。
佳树非烟晓葱郁,幽泉不雨夜潺湲。
顿移岩壑山阴道,竞秀争流一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