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霜九月朔,一病罢登台。
熟睡蝉声里,柴门午不开。
茶烟萦翠筱,药裹翳青苔。
兀兀巢居子,尘心且未猜。
微霜九月朔,一病罢登台。
熟睡蝉声里,柴门午不开。
茶烟萦翠筱,药裹翳青苔。
兀兀巢居子,尘心且未猜。
这首诗描绘了暮秋时节诗人因病卧床,无法登高望远的情景。首句“微霜九月朔”点明了季节与环境,微霜预示着深秋的寒冷,九月朔则暗示了时间的特定性,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一病罢登台”直接表达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心情状态,一个“罢”字,透露出无奈与失落。
接下来的“熟睡蝉声里,柴门午不开”,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病中的静谧与孤独。蝉鸣在熟睡中响起,柴门紧闭,午后的寂静,都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孤独感。这种孤独并非消极,而是一种对自然、对自我深入的观察与思考。
“茶烟萦翠筱,药裹翳青苔”两句,将视角转向室内,以茶烟缭绕、翠竹环绕、药草覆盖青苔的景象,展现了病中生活的另一面。这里既有对日常生活的细微观察,也蕴含着对生命、健康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最后,“兀兀巢居子,尘心且未猜”以“巢居子”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虽身处病痛之中,但内心并未完全被尘世的杂念所困扰,仍保持着一份纯净与宁静。这不仅是对自身心境的描述,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病中生活细腻入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既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又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痴云压陇如坚城,猛风击破如雄兵。
寒溪古洞收不彻,有如奔车白旆归空营。
林稍划划露微碧,玉匣渐见青铜精。
影转西风流日脚,万斛黄金散空落。
宝篦刮尽重瞳膜,倒盛一海春冰薄。
世界倾在琉璃屏,神豪气爽肌骨清。
便欲垂羽翰,飞上朝玉京。
不须七碗秋江波,两腋自有清风生。
长忆当年玉川子,慇勤会问苍生事。
手种团团玉。香趁日晴初熟。
金刀错落晓霜寒,十分风味,独向暑天足。
唐君去后云空谷。异事传流俗。
刀圭倘是神仙药,地皮卷尽犹飞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