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雨三首·其三》
《寒食雨三首·其三》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梨花白白柳条青,闭阁焚香奈雨声。

闻道清明明日是,江南风土只宜晴。

(0)
注释
梨花:梨树的花朵,白色,象征纯洁或春天。
柳条:柳树的枝条,青色,常用来形容春天景色。
闭阁:关闭门窗。
焚香:点燃香料,用于祭祀或静心。
奈:无奈,忍受。
雨声:雨水打在物体上的声音,此处可能指烦扰。
清明明日:清明节,天气晴朗。
江南:中国南方地区,这里可能特指某个江南地区。
风土:当地的风俗习惯和自然环境。
宜:适宜,适合。
翻译
梨花洁白柳色青翠,关上房门焚烧香木却无奈雨声连连。
听说清明的日子阳光明媚,江南的气候最适合晴朗天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象,通过对梨花和柳条颜色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调。"闭阁焚香奈雨声"一句,则透露出室内的宁静与外界雨声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在春雨中的独自沉思。

接下来,"闻道清明明日是"表达了对未来好天气的期待和对节令变化的关注。最后,"江南风土只宜晴"一句,则突显出诗人对于江南地区宜晴不宜雨的深刻理解,这里所谓的"只宜"包含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远,是诗人在特定时节与环境下的真实感受和情感抒发。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答庞参军并序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

物新人唯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0)

新仆

新买孤雏瘠不肥,未来先为制寒衣。

桀骜野性驯犹苦,懦慑方音听总非。

尔辈何求惟一饱,主人无奈亦长饥。

怜渠骨肉犹人子,讵忍轻施夏楚威。

(0)

光明寂照遍恒沙,凡圣含灵共一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情才动被云遮。

遣除凡拙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任逐境缘无碍得,真如凡圣是空花。

(0)

望晴

漠漠愁云四望垂,终朝带湿锁荆扉。

护苔准备闲花落,垂幕堤防燕子飞。

一点白来鸥荡漾,数行青处柳依稀。

清风好为收残雨,着我晴溪理钓矶。

(0)

枇杷

谁铸黄金三百丸,弹胎微湿露漙漙。

从今抵鹊何消玉,更有饧浆沁齿寒。

(0)

水帘洞

我家有渔郎,曾入桃花窟。

林尽乃得山,出口初逼窄。

徐行数十步,朗然神界辟。

此中自一村,不知有汉月。

古洞亦复然,何年巨灵劈。

凡为门者二,起伏皆乱石。

欲度愁猿猱,鸟道纡百折。

幽险忽田园,眼底一空阔。

秋风刈禾黍,茶笋随所适。

石壁高庄頫,数椽挂于壁。

终古不知雨,片瓦亦虚设。

凭栏何霏微,晴空雨奇绝。

冬令却夏行,寒生六月雪。

静悟所自来,悬崖数千尺。

飞瀑泻其间,游移无定迹。

有时听风吹,东涌或西没。

有时花为二,风若从中坼。

灵秘不自珍,山神太狼籍。

满把夜明珠,撮来当面掷。

帘外转身难,寄语后来客。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