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向南园拜石兄,肯寻村叟傍溪行。
黄云覆亩金穰熟,白露横江红叶明。
彭泽归来辞内景,康衢击壤曲中声。
一丁不识多牛者,应笑书田事笔耕。
懒向南园拜石兄,肯寻村叟傍溪行。
黄云覆亩金穰熟,白露横江红叶明。
彭泽归来辞内景,康衢击壤曲中声。
一丁不识多牛者,应笑书田事笔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冬时节的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闲适幽雅的情怀和生活态度。
"懒向南园拜石兄,肯寻村叟傍溪行。"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悠然自得之情,懒散地前往南园拜访友人,并且乐于在村中与老者漫步于溪旁,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生活。
"黄云覆亩金穰熟,白露横江红叶明。" 这两句则是对初冬景色的描绘。黄云低垂覆盖着田野,预示着谷物成熟;而白露在江面上闪耀,与秋天的红叶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画面。
"彭泽归来辞内景,康衢击壤曲中声。" 这两句诗描写了农事活动和田园生活的声音美。彭泽是古代的一种水利工程,这里指的是水利工程结束后归来的场景;而"康衢击壤曲中声"则是在描述耕地的声音,表现出一种劳作与自然交融的氛围。
最后两句"一丁不识多牛者,应笑书田事笔耕。" 表达了诗人对于农业知识的自谦,同时也反映出了他对农事生活的热爱和投入,以及通过文字来记录和体验这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
整首诗以其淡雅清新、意境深远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悦,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哲学思考。
太华五千仞,雄压三神山。
金天西下康老,岳岳切云冠。
脚踏全球地壳,胸贮中华圣證,星斗摘心肝。
一卷大同论,太古烛龙然。敲红日,玻璃响,九霄寒。
百花十日生日,六十鬓毛斑。
身立支那劫外,人指梁鸿天际,佛国祖师看。
春酒介眉寿,星宿海同干。
高松高干云,众木安可到?
汤汤鸣寒溪,偃偃倚翠纛。
侧听心神醒,仰视目睛眊。
风雨天地动,一叶不欹倒。
岂同涧中萍,上下逐流潦。
岂同墙根槐,卷卷秋可扫。
凤凰引众禽,此木阴可焘。
君求百常柱,星日此可造。
般匠世有无,方钟野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