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松》
《高松》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古风

高松高干云,众木安可到?

汤汤鸣寒溪,偃偃倚翠纛。

侧听心神醒,仰视目睛眊。

风雨天地动,一叶不欹倒。

岂同涧中萍,上下逐流潦。

岂同墙根槐,卷卷秋可扫。

凤凰引众禽,此木阴可焘。

君求百常柱,星日此可造。

般匠世有无,方钟野人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āosōng
sòng / cénggǒng

gāosōnggāogānyúnzhònglínāndào

tāngtāngmínghányǎnyǎncuìdào

tīngxīnshénxǐngyǎngshìjīngmào

fēngtiāndòngdǎo

tóngjiànzhōngpíngshàngxiàzhúliúliáo

tóngqiánggēnhuáijuànjuànqiūsǎo

fènghuángyǐnzhòngqínyīntāo

jūnqiúbǎichángzhùxīngzào

bānjiàngshìyǒufāngzhōngrénhǎo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高耸入云的松树,其挺拔的姿态让其他树木难以企及。诗人通过"汤汤鸣寒溪"和"偃偃倚翠纛"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松树在寒溪边静静地矗立,仿佛翠绿的大伞。诗人侧耳倾听,感到心境清醒;抬头仰望,却因距离遥远而视线模糊。

接着,诗人将松树与涧中随波逐流的萍草和墙根易扫的槐树对比,强调了松树坚韧不屈的特性,即使风雨摇动天地,它也屹立不倒。诗人进一步比喻,将松树比作凤凰引领群鸟的象征,其阴凉足以庇护众多生物,犹如百常之柱,是星辰日月得以依托的存在。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棵松树的赞美,认为它是匠人造物中的瑰宝,即使是平凡的山野之人,也能欣赏其价值。整首诗以对高松的赞美,寓含了对坚韧品格和高尚精神的崇尚。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尘世

人海深藏混混中,非烟非树远空濛。

六街绮绣迷香紫,九陌笙歌踏软红。

微步缓随罗袜起,清歌飞绕画梁空。

南来一骑蛾眉笑,又送长安荔入宫。

(0)

翻经,奉简天民有道先生

矫矫金坛八十翁,翻经收得大乘功。

瞳人水剪琉璃碧,舌相香喷菡萏红。

一邑弦歌蒙子化,四窗灯火与孙同。

太平有日归阳羡,还理田园乐岁丰。

(0)

送钱思复之东嘉

校官东上斗城时,水落高滩舟楫迟。

造化纵凭修月斧,文章须是表忠碑。

斋庖近昼空弹铗,诗说穷源屡解颐。

来岁秋闱战仍捷,桂林折取最高枝。

(0)

灯下有感

城郭空虚鸟乱鸣,彩旗拂柳夕阳明。

山林乐土非畴昔,兵火残民思太平。

海燕归来无旧主,野花满地有馀情。

一尊酹月悲歌后,搔首灯前百感生。

(0)

沙子中监县二子善才善庆俱登第因名其所居之山曰联桂所以纪瑞也诗以美之·其二

桂丛竞发山之阿,大株小株秋婆娑。

灵鹫峰头月色薄,乌龙潭上天香多。

吴刚持斧不敢近,郗诜对策将如何。

岂惟二季在仙籍,诸孙还见援枝柯。

(0)

哭江州太守李子威

将帅怆惶忽弃城,孤忠何以独支撑。

尚闻传檄诛狂寇,犹自开仓举义兵。

千古报君心未死,九江图像面如生。

至今月黑匡庐下,彷佛悲风有战声。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