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湘》
《二湘》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斯文常绝息,二子振波澜。

旧国清风在,荒阡古木残。

苍苔生閟宇,斜日下长竿。

求福今无数,不将陈蔡看。

(0)
注释
斯文:指文雅、学问或道德修养。
绝息:中断,消失。
振:激起。
波澜:比喻大的变动或影响。
旧国:故乡,过去的国家。
清风:象征美好的风气或传统。
荒阡:荒凉的道路。
古木:古老的树木。
苍苔:青苔,生长在古老建筑上的绿色植物。
閟宇:隐蔽的房屋,这里指古老的庙宇。
斜日:落日,傍晚的太阳。
长竿:长竹竿,可能指的是测量工具或钓鱼竿。
求福:寻求幸福或福祉。
无数:众多,很多。
陈蔡:古代两个地方,这里泛指困难或困境。
翻译
文雅之风常常中断,二人却激起波澜。
故乡的清风依然存在,荒芜的小径旁古木凋零。
青苔覆盖着古老的屋宇,夕阳余晖洒在长长的竹竿上。
如今寻求福祉的人众多,他们不再把陈蔡之地当作榜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意境。斯文,常指古代贤人之德,这里“斯文常绝息”可能暗示着诗人对往昔贤士遗风的追思与怀念,而“二子振波澜”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古人那样振作,激荡心中的波澜。旧国清风在,荒阡古木残,是对故土的深情回忆和物是人非的感慨。荒凉的宫阙、古老的树木,都让人感到历史的沧桑。

苍苔生閟宇,斜日下长竿,则描绘了一种偏僻幽静的景象,苔藓覆盖着废弃的建筑物,而斜阳透过高大的竹林。这种景色不仅营造出一种隐逸自在的氛围,也映照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末句“求福今无数,不将陈蔡看”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世的期望和追求,以及对过去繁华已逝不再过多留恋。整首诗通过山水田园之景,抒发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在飞花的高洁情怀。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净圣庵

乐道岩前沙路平,淡烟和月照人行。

林端仙馆千山合,石罅灵泉一派清。

蕴藻竞严朝斗意,琳琅惟听步虚声。

青书奏罢黄冠睡,独有滩雷彻夜鸣。

(0)

寄题洛南秦供奉新楼

多羡新楼上,公馀写望闲。

数峰迷华岳,一面是商山。

棋暗幽云过,檐喧宿鸟还。

万重苍翠里,百尺泬寥间。

岚破分樵径,沙明认钓湾。

望秦晴矗矗,清洛夜潺潺。

平远长安道,微茫函谷关。

吟哦生古意,图画寄朝班。

何日随高步,乘秋豁病颜。

销忧吾祖事,会待共跻攀。

(0)

偶置小园因题·其二

偶营菜圃为盘飧,淮渎祠前水北村。

泉响静连衙鼓响,柴门深近子城门。

濛濛细雨春蔬甲,亹亹寒流老树根。

从此商于地图上,画工添个舍人园。

(0)

送严判官归滁州

永阳谪宦鬓成华,唯有宾从最可誇。

文学东堂进士第,风流南国相公家。

移官我未归丹禁,回棹君今指白沙。

滁上淹翔虽已久,寺楼山色对琅邪。

(0)

南郊大礼诗·其一

圣君重卜祀南郊,仗用黄麾间白旄。

仙吹冷翻苍玉佩,晓霞晴透绛纱袍。

天开兜率斋宫静,海涌蓬莱帐殿高。

迁客生还知有望,商山不敢读离骚。

(0)

和吏部薛员外见寄

枨也好刚多悔吝,唯凭忠信自书绅。

严陵知退遗荣利,只拟沧浪把钓纶。

老去趁朝慵待旦,病来求假动经旬。

西垣兴味更谙尽,一片乌纱满马尘。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