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芙蓉树,三秋觅地栽。
尚逢南客问,果向北亭开。
色落仙人掌,香浮太乙杯。
可怜霜夜月,华艳满池台。
一本芙蓉树,三秋觅地栽。
尚逢南客问,果向北亭开。
色落仙人掌,香浮太乙杯。
可怜霜夜月,华艳满池台。
这首《木芙蓉》由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描绘了木芙蓉的美丽与独特之处。诗中以“一本芙蓉树”开篇,形象地勾勒出木芙蓉树的形态,仿佛一棵独立的芙蓉树在秋天里静静生长。接着,“三秋觅地栽”,点明了木芙蓉在深秋时节种植的情景,暗示了其生命力的顽强。
“尚逢南客问,果向北亭开。”这两句通过南客的询问和木芙蓉最终在北亭开放的描述,展现了木芙蓉的神秘与独特,同时也蕴含了自然界的奇妙规律。木芙蓉不仅在特定的季节开放,还选择了特定的地方绽放,这种偶然与必然的结合,增添了诗歌的韵味。
“色落仙人掌,香浮太乙杯。”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木芙蓉的色彩与香气。仙人掌在这里象征着木芙蓉的高洁与脱俗,而太乙杯则代表了木芙蓉香气的浓郁与芬芳,将视觉与嗅觉的美感融为一体,让人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感受到了木芙蓉的独特魅力。
最后,“可怜霜夜月,华艳满池台。”这两句以霜夜月为背景,描绘了木芙蓉在月光下的华美景象,满池台的盛放,不仅展现了木芙蓉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整首诗通过对木芙蓉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