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景气已非春,午阴浓处延诗人。
一杯佳茗沃嘉话,粲然三礼羞蘩蘋。
洞庭手植清香发,金粟银须照肤雪。
薰风十里漾芳思,万斛明珠剖胎月。
素华绿叶骚颂中,光生南国德横空。
朗吟受命不迁句,对花不饮无惭红。
清和景气已非春,午阴浓处延诗人。
一杯佳茗沃嘉话,粲然三礼羞蘩蘋。
洞庭手植清香发,金粟银须照肤雪。
薰风十里漾芳思,万斛明珠剖胎月。
素华绿叶骚颂中,光生南国德横空。
朗吟受命不迁句,对花不饮无惭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开篇“清和景气已非春,午阴浓处延诗人”两句,设定了一个微妙的季节转换时刻,春意渐消,而夏之氛围正在形成,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灵感。
接着,“一杯佳茗沃嘉话,粲然三礼羞蘩蘋”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的愉悦对饮,谈论诗文,行三跪九拜之礼,以示尊敬之意。这里的“粲然”形容词用得恰到好处,表达了一种恭谨有礼而又不失文雅的情态。
“洞庭手植清香发,金粟银须照肤雪”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洞庭”指的是湖南的洞庭湖,这里提及“手植”,可能是指诗人亲手栽种的花木,或许是对当地特产的赞美。金粟银须形容花朵或枝叶的繁盛与洁白,照肤雪则是对光线与雪色交织出的效果描写。
“薰风十里漾芳思,万斛明珠剖胎月”两句中,“薰风”即是春风,这里形容春风带来的花香飘散十里,令人心旷神怡。后一句中的“万斛明珠”可能象征着诗人的才华与智慧,如同剖开月亮一般灿烂。
“素华绿叶骚颂中,光生南国德横空”两句,是对自然美景的进一步描绘,“素华”、“绿叶”都是形容植物之美,而“骚颂”则是古代文人吟咏自然风光的一种文学形式。后一句中的“光生南国德横空”,或许在赞美某位德高望重之人的影响力,如同阳光普照一般。
最后,“朗吟受命不迁句,对花不饮无惭红”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享受。他在大声朗诵中接受诗歌的灵感,不需过多修饰;而面对鲜艳如血的花朵,他选择不饮酒,以此保持清醒,充分欣赏花的红色,而无所谓惭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文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