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泽多饥人,闾里多坏屋。
战争且未息,徵敛何时足。
不能救人患,不合食天粟。
何况假一官,而苟求其禄。
近年更长吏,数月未为速。
来者罢而官,岂得不为辱。
劝为辞府主,从我游退谷。
谷中有寒泉,为尔洗尘服。
山泽多饥人,闾里多坏屋。
战争且未息,徵敛何时足。
不能救人患,不合食天粟。
何况假一官,而苟求其禄。
近年更长吏,数月未为速。
来者罢而官,岂得不为辱。
劝为辞府主,从我游退谷。
谷中有寒泉,为尔洗尘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深感社会苦难和个人职责的矛盾。开篇两句“山泽多饥人,闾里多坏屋”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农村地区的贫困与困顿,反映出战争给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人通过“徵敛何时足”一语表达了对和平到来的渴望以及对征收赋税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我不能救人患,不合食天粟”则流露出诗人的内疚与自责,认为自己作为官员未能缓解民众之苦,而享受着国家供应,这在道德上是不符的。"何况假一官,而苟求其禄"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当之处。
随后的“近年更长吏,数月未为速”描写了诗人对自己在职务上的渴望和推诿,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快速提升官位的无奈。紧接着,“来者罢而官,岂得不为辱”则是诗人对自己的现状感到羞愧,不愿再继续担任这种既不能解民困又追求个人利益的职务。
最后两句“劝为辞府主,从我游退谷。谷中有寒泉,为尔洗尘服”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劝说自己放弃官位,与朋友一同归隐山林。在那里,有清凉的泉水,可以洗净世俗的污秽。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自省,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纯洁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