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遣兴十首·其九》
《遣兴十首·其九》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团团规内星,未必明如月。

托迹近北辰,周天无沦没。

老人在南极,地远光不发。

见则寿圣明,愿照高高阙。

(0)
翻译
群星围绕在规道上,不一定都明亮如月亮。
它们靠近北极星运行,整夜在天空中不曾沉没。
老人星位于南极方向,因距离遥远光芒不易显现。
若能见到它,象征君主圣明,祈愿光照宫阙高处。
注释
团团:环绕的样子。
规内星:指运行在特定轨道上的星星。
北辰:北极星,常用来比喻帝王或国家的中心。
周天:整个天空,一圈。
沦没:沉没,消失,这里指星星落下或隐没。
老人:指老人星,一颗亮度较高的恒星,位于南天。
南极:地理上的南极方向,也是老人星所在的位置。
寿圣明:长寿而圣明,通常用来祝愿或形容君王。
高高阙:高高的宫阙,代指皇宫或朝廷。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象征意义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于智慧、真理以及对高尚境界的追求与向往。开篇“团团规内星,未必明如月。”这里的“团团”形容星辰之多,如同众多规律守护其中的星光,而这些星辉虽繁,却不一定能与明亮的月光相比。这两句可解作诗人对现实世界中的真理和智慧的探寻,尽管有许多规则和法则,但并非所有都能照亮人心。

接着,“托迹近北辰,周天无沦没。”“托迹”意指依附或追随,而“北辰”在古代常象征方向与恒久。诗人表达了对永恒不变真理的向往和追求。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坚定信念的执着,即使是在变化莫测的世界中,也要像北极星那样坚守自己的方向,不会迷失或沦陷。

“老人在南极,地远光不发。”这里的“老人”可能象征时间或历史,而“南极”则是遥远和隐秘之处。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于古代智者或圣人的景仰,他们虽然身处遥远和人们视野之外,但他们的智慧光芒依然值得追寻。

最后,“见则寿圣明,愿照高高阙。”“寿圣明”指的是长久而又神圣的智慧,而“高高阙”则象征着高远和崇高的境界。诗人表达了当他能够窥见或领悟到那些古老智者的真理时,他希望这种智慧能永恒照亮他的心灵,并引导他达到更高的精神层次。

整首诗通过对星辰、北辰和南极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真理和精神境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永恒不变之物的向往。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挽李鸿章联

事不辞难,包荒负重,相度宽容,一世做男儿到底;

祸无苟免,忧国忘家,臣心况瘁,九重以尚父相看。

(0)

挽张之洞联

于今枢密持衡、封疆变法,白头肩钜任,劳形国是,胸有千秋,是累朝圣泽钟灵,弁冕群臣无愧色;

忆昔尊经襄校、江汉论文,青眼及寒儒,叩别旌麾,时逾十稔,痛一夕大星陨地,经纶危局属何人。

(0)

挽张百熙联

学海正狂澜,此日中流谁砥柱;

吏才期大用,早年小隐负铨衡。

(0)

挽陈肖丞联

意气少年场,记铜台走马,紫陌看花,落落前尘,已矣一杯燕市酒;

文章千古事,怅兵燹余生,关河旅食,萧萧残箧,剩君昨日建溪书。

(0)

宝剑崔双文

万里河山归赤帝;一生名节误红娘。

(0)

挽曾国荃联

天不慭遗,与惠敏同岁游仙,四海连声悲柱石;

帝善任使,后文正廿年坐镇,千秋盛烈在金陵。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