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业作因缘,今身都不记。
今也受苦拙,未来当富贵。
不是后身奴,来生作事地。
不如多温酒,相逢一时醉。
前业作因缘,今身都不记。
今也受苦拙,未来当富贵。
不是后身奴,来生作事地。
不如多温酒,相逢一时醉。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梵志的《诗并序》(其六十一),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因果轮回、贫富变换以及及时行乐的深刻思考。
首句“前业作因缘,今身都不记”,点明了人生的因果循环,暗示过去的善恶行为影响着当前的生活状态,但人们往往不记得自己的前世因缘,从而对当前处境感到困惑不解。
接着,“今也受苦拙,未来当富贵”两句,描述了现实中的贫苦与未来的可能转变,强调了人生境遇的不确定性,以及命运的无常。
“不是后身奴,来生作事地”则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提出人不应仅仅为了未来的地位或财富而活,而应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
最后,“不如多温酒,相逢一时醉”以饮酒为喻,倡导在有限的生命中享受当下,与朋友欢聚一堂,尽情畅饮,以此来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人生哲学,既包含了对命运的无奈接受,又鼓励人们在困境中寻找乐趣,体现了王梵志对人生深刻的洞察和独特的见解。
聊把芳尊,殷勤劝、斜阳休坠。
吾老矣,难从仙客,采丹丘李。
且趁风光一百五,园林尚有残红缀。
更忉忉、百舌对般春,声能美。鸾钗绊,游丝细。
鸳袖惹,香尘腻。想吴姬越女,踏青才尔。
争似江南樗枥社,俚歌声拂行云里。
又枝头、梅子正酸时,莺知未。
已是三堪乐,更是百无忧。
山朋溪友呼酒,互劝复争酬。
钓水肥鲜鳊鳜,采树甘鲜梨栗,䆉稏一齐收。
树底飞轻盖,溪上放轻舟。笑鸱夷,名已谢,利还谋。
蜗蝇些小头角,何事被渠钩。
春际鹭翻蝶舞,秋际猿啼鹤唳,物我共悠悠。
倚棹明当发,归梦落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