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栖洞府影交加,金鼎将成岂用誇。
向日迎阳炉上火,中秋望月桂开华。
丹砂伏定纵横药,白雪飞腾不离家。
一种为铅铅自化,灵胎母子笑天涯。
鸾栖洞府影交加,金鼎将成岂用誇。
向日迎阳炉上火,中秋望月桂开华。
丹砂伏定纵横药,白雪飞腾不离家。
一种为铅铅自化,灵胎母子笑天涯。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赵炅的作品,名为《逍遥咏(其七)》。诗中充满了道教修炼成仙的意象和神秘色彩。
"鸾栖洞府影交加",形容仙界或道观中的景象,鸾是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的祥鸟,栖息在洞府之中,影与影相交,宛如仙境一般。"金鼎将成岂用誇"则暗示修炼丹药即将成功,不必自夸。
"向日迎阳炉上火"和"中秋望月桂开华"两句,分别描绘了白天和夜晚的修炼场景。向着太阳取火,可以理解为采集自然之精华;而在中秋望月时,桂花开放,可象征仙果成熟。
"丹砂伏定纵横药"表达了对炼制丹药过程中的掌控和变化,"白雪飞腾不离家"则是修炼之物如同纯洁的白雪,不离身边。
最后两句"一种为铅铅自化,灵胎母子笑天涯。"中,一种可能指的是某种修炼之法或药材,能够让人达到精神与肉体皆得解脱的境界;而灵胎母子笑天涯,则是形容仙人的境界,他们在天地间自在逍遥,如同母亲和孩子般的关系,共享自然之乐。
整首诗通过对修炼场景、物象的描绘,以及对仙境生动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于道教修炼成仙理念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达。
秋风飒飒吹客衣,闻子明朝又南发。
回首应瞻燕塞云,与谁共醉齐门月。
齐门烟月不胜秋,诗句如珠何处投。
感时可吊田文里,怀土休登海上楼。
君家空楼渺何处,越峤鄞江岁云暮。
满眼干戈归不得,逢人犹索空楼赋。
身自飘零心自閒,几时重出穆陵关。
若遇青州陈伯玉,为言憔悴欲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