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魏徵》
《魏徵》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立朝谠议尽良规,谁使君王死后疑。

一旦銮舆渡辽水,即时扶起墓前碑。

(0)
鉴赏

这首诗《魏徵》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魏徵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诚谏言者的深切敬意与感慨。

首句“立朝谠议尽良规”,赞扬了魏徵在朝堂上敢于直言,提出有益的建议,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国家的忠诚。魏徵作为唐朝名臣,以其正直的品性和卓越的政治智慧,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信任和倚重,多次进谏,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次句“谁使君王死后疑”,则流露出对魏徵命运的惋惜之情。魏徵在世时,因其直言不讳,曾让唐太宗有过疑虑,但正是这种忠诚和勇气,最终赢得了君主的尊重和信任。然而,当君王去世后,人们往往容易遗忘或误解忠臣的初衷,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评价公正性的反思。

后两句“一旦銮舆渡辽水,即时扶起墓前碑”描绘了魏徵去世后的情景。这里“銮舆渡辽水”可能象征着魏徵去世,而“扶起墓前碑”则寓意着后人对他的追思与纪念。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魏徵个人的哀悼,也反映了对忠诚谏言者价值的认可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对魏徵这一历史人物的深刻敬仰,同时也引发了对忠诚、谏言与历史评价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七十二

望州乌石与僧堂,业识茫茫不可当。

提起衲僧拄杖子,五湖四海沸如汤。

(0)

偈颂八首·其四

铁昆崙儿吃一攧,南海波斯舞不彻。

夜半失却拦腰帛,笑倒东村王大伯。

(0)

答惠洪问住山·其二

山中住,独掩柴门无别趣。

三个柴头品字煨,不用援毫文彩露。

(0)

偈五首·其二

不休去,不歇去,业识忙忙去。

七颠八倒去,十字街头闹浩浩地声色里坐卧去。

三家村里盈衢寒路荆棘里游戏去,刀山剑树劈腹剜心镬汤炉炭皮穿骨烂去。

(0)

送惟凤之终南山

阙内寒生早,南山万木凋。

长空人望绝,积雪独寻遥。

静息非同隐,闲吟忽背樵。

几侵峰顶月,相念起中宵。

(0)

偈颂八十五首·其九

天自高,地自厚。一一不是单,三三亦非九。

唯爱部渎山前丘大翁,见人长揖高叉手。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