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住,独掩柴门无别趣。
三个柴头品字煨,不用援毫文彩露。
山中住,独掩柴门无别趣。
三个柴头品字煨,不用援毫文彩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山中的僧人生活。"山中住,独掩柴门无别趣",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远离尘世,独自居住在山中的宁静与简朴,没有其他世俗的追求和乐趣。"三个柴头品字煨",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用三个木柴烧火烹煮,展现出僧人的清贫和对自然之物的珍惜,同时也暗示了禅定的生活方式。"不用援毫文彩露",进一步强调诗人不追求文字华丽,而是更注重内心的修炼和精神层面的提升。整体上,这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脱尘俗的禅意生活态度。
刘蕡不登科,众口诵其策。
得者为之羞,闻者为之惜。
摧藏一时屈,论议千古白。
至今简篇中,一字不敢易。
其言究时病,舂刺若戈戟。
引经见大法,非蹈春秋僻。
我朝屡得人,无不升显赫。
乃知所中否,实命系通厄。
中则首公相,人情作冠帻。
否则走仕涂,人情作履舄。
秋风广陵城,千里夷门客。
壮心虽暂失,美宝有时获。
怊怅以送君,致龙翻点额。
我昨之官来,值君为郡掾。
当年已知名,是日才识面。
未久嗟还都,始应群公荐。
遂除芸省郎,出治江上县。
县剧素所闻,其俗到可见。
水精制盘盂,冰莹产郊甸。
鸣筝斲桐梓,雕饰杂宝绚。
有药化铜铅,方士多伏鍊。
君今齿尚壮,好学常不倦。
二者定非惑,吾言亦狂狷。
弦歌将有馀,幸可穷经传。
归来期著书,箧楮盈百卷。
莫学此疏慵,无能守贫贱。
明朝君当行,勉勉自出饯。
岂无一壶酒,岂无一鼎馔。
洞口水石浅,潺潺泻绿蒲。
缘源进岩窦,阴黑人境殊。
中言有物怪,蟠蛰春未苏。
霖雨虽有意,风雷莫肯扶。
风雷自鼓荡,不久当何如。
幸欣禅林近,钟梵来有无。
回策履幽径,衣香草露濡。
老僧长松下,麋鹿与之俱。
溪云时见起,山鸟自相呼。
羡尔得兹乐,何用劳形躯。
吴夫子,佩银龟。乘天马,索怪奇。
忽得虢略一片石,其中白色圆如规。
又有树与乌,画手虽妙何能为。
吴乃持问欧阳公,比公曩获尤可疑。
疑不为辨赋以诗,诗辞粲粲明星垂。
复遣赍来使我和,坐上钜公傍睨之。
范侯实有杨雄学,咸云此理难究推。
我归涤虑反覆思,义虽不经聊解颐。
月与太阳合朔时,阳乌飞上桂树枝。
枝上作窠生群儿,人不知天公。
天公欲俾世间见,影著石面如黏黐。
乌既不得去,月亦不可移。
留为千古作好玩,慎勿倾扑同玉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