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看春尽此江濆,花自飘零日自曛。
空有慈悲随物念,已无踪迹在人群。
迎秋日色檐前见,入夜钟声竹外闻。
笑指白莲心自得,世间烦恼是浮云。
五看春尽此江濆,花自飘零日自曛。
空有慈悲随物念,已无踪迹在人群。
迎秋日色檐前见,入夜钟声竹外闻。
笑指白莲心自得,世间烦恼是浮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对世间万象的超然态度。开篇“五看春尽此江濆,花自飘零日自曛”两句通过对春天景色的观察,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物是无常的感慨。接下来的“空有慈悲随物念,已无踪迹在人群”则显示出诗人虽仍保有一颗慈悲之心,但已经超脱于红尘俗世,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中间两句“迎秋日色檐前见,入夜钟声竹外闻”描绘了一种静谧的生活场景,诗人在秋天的阳光和夜晚的钟声中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平和。最后,“笑指白莲心自得,世间烦恼是浮云”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满足和超然,以及对于世间纷扰看作如同浮云般虚无缥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出世离俗、心境澄明的宗教生活态度。
轻风递迟折,春夜苦复长。
脉脉夜来雨,如缕萦羁肠。
抚卷不成读,篝灯熌馀光。
渺矣望故园,帝乡复何方。
伊昔年少心,屣脱声利场。
纷如睦下吏,晨莫徒皇皇。
佳游剧遐想,吏隐良参商。
拊心愧江云,濯足悲沧浪。
既乖齐竽调,徒抱荆璞伤。
侯封亦漂技,千金购奇方。
西燕正低掠,北鸿翩回翔。
物候转目新,尘颜非故常。
驾言阻归牵,昨梦劳悠扬。
怀哉紫荆树,连枝发幽芳。
况兹饥馑馀,禄食惭赪鲂。
明朝一雨霁,南陌行春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