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中高树出城头,石路萦回带水流。
几处过山刚到晚,一从为客数逢秋。
川源烧没夷酋部,旂帜风高汉戍楼。
立马七盘愁望绝,青烟恍惚极齐州。
院中高树出城头,石路萦回带水流。
几处过山刚到晚,一从为客数逢秋。
川源烧没夷酋部,旂帜风高汉戍楼。
立马七盘愁望绝,青烟恍惚极齐州。
这首明代诗人张羽的《平越院中小憩用壁间韵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院中高树出城头”,展现了院内高大的树木越过城墙,与外界相接,显现出空间的开阔和自然的生机。次句“石路萦回带水流”,通过石路的曲折和流水的潺潺,描绘了院内的宁静与灵动。
“几处过山刚到晚,一从为客数逢秋”两句,表达了诗人游历山水,时间在旅途中的流逝,以及作为客人的漂泊感,每逢秋天更添几分思乡之情。接下来,“川源烧没夷酋部,旂帜风高汉戍楼”,借历史典故,暗示战事已息,汉家戍楼在风中飘扬着旗帜,象征着和平与稳定。
最后两句“立马七盘愁望绝,青烟恍惚极齐州”,诗人骑马站在七盘山巅,远眺远方,青烟迷茫,视野尽头仿佛是故乡齐州,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对未知的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院中景色,融入了个人的游子情怀,寓情于景,情感深沉。
道本虚无生太极,太极变而先有一。
一分为二二生三,四象五行从此出。
无一斯为天地根,玄教一为众妙门。
易自一中分造化,人心一上运经纶。
天得一清地得宁,谷得以盈神得灵。
物得以成人得生,侯王得之天下贞。
禅向一中传正法,儒从一字分开阖。
老君以一阐真常,曾参一唯妙难量。
道有三乘禅五派,毕竟千灯共一光。
抱元守一通玄窍,惟精惟一明圣教。
太玄真一复命关,是知一乃真常道。
休言得一万事毕,得一持一保勿失。
一彻万融天理明,万法归一未奇特。
始者一无生万有,无有相资可长久。
诚能万有归一无,方会面南观北斗。
至此得一复忘一,可与化元同出没。
设若执一不能忘,大似痴猫守空窟。
三五混一一返虚,返虚之后虚亦无。
无无既无湛然寂,西天胡子没髭须。
今人以无唤作无,茫荡顽空涉畏途。
今人以一唤作一,偏枯苦执费工夫。
不无之无还会得,便于守一知无一。
一无两字尽掀翻,无一先生大事毕。
《无一歌》【元·李道纯】道本虚无生太极,太极变而先有一。一分为二二生三,四象五行从此出。无一斯为天地根,玄教一为众妙门。易自一中分造化,人心一上运经纶。天得一清地得宁,谷得以盈神得灵。物得以成人得生,侯王得之天下贞。禅向一中传正法,儒从一字分开阖。老君以一阐真常,曾参一唯妙难量。道有三乘禅五派,毕竟千灯共一光。抱元守一通玄窍,惟精惟一明圣教。太玄真一复命关,是知一乃真常道。休言得一万事毕,得一持一保勿失。一彻万融天理明,万法归一未奇特。始者一无生万有,无有相资可长久。诚能万有归一无,方会面南观北斗。至此得一复忘一,可与化元同出没。设若执一不能忘,大似痴猫守空窟。三五混一一返虚,返虚之后虚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寂,西天胡子没髭须。今人以无唤作无,茫荡顽空涉畏途。今人以一唤作一,偏枯苦执费工夫。不无之无还会得,便于守一知无一。一无两字尽掀翻,无一先生大事毕。
https://shici.929r.com/shici/xpcT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