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不能飞凤不吟,登台队队出珍禽。
笙箫弦管和仙韵,宛似琼林奏好音。
鹤不能飞凤不吟,登台队队出珍禽。
笙箫弦管和仙韵,宛似琼林奏好音。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百鸟登台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不同鸟类的特色与动态。首句“鹤不能飞凤不吟”以鹤与凤为引子,巧妙地暗示了鸟类中鹤的飞翔能力有限,而凤则不常鸣叫,以此为背景铺垫,引出下文对百鸟之盛况的描绘。
“登台队队出珍禽”一句,将百鸟聚集登台的壮观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这些珍贵的鸟类成群结队地从不同的方向汇聚而来,共同参与这场盛宴。这里的“队队”不仅强调了数量之多,更体现了秩序之美,展现出一幅和谐有序的画面。
接下来,“笙箫弦管和仙韵,宛似琼林奏好音”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将自然界的鸟鸣声比作人间的音乐,且与仙乐相提并论,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里不仅赞美了鸟鸣的美妙,更将其提升至与仙乐相媲美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由衷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百鸟登台场景的描绘,以及对鸟鸣声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审美情趣。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充满诗意的艺术世界。
伊昔大舜氏,作琴歌南薰。
五弦具中和,如彼天地仁。
姬文洎姬武,继作更述因。
云何去圣远,畴能会其真。
初闻新安郡,追古有先民。
翕然大音奏,浇风反其淳。
人亡馀故丘,末路多荆榛。
所欣文献存,继志无缁磷。
高才何巍巍,仰止惟德邻。
师襄如可作,千祀犹同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