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边笳曲》
《边笳曲》全文
唐 / 温庭筠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朔管迎秋动,雕阴雁来早。

上郡隐黄云,天山吹白草。

嘶马悲寒碛,朝阳照霜堡。

江南戍客心,门外芙蓉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ānjiā
táng / wēntíngyún

shuòguǎnyíngqiūdòngdiāoyīnyànláizǎo
shàngjùnyǐnhuángyúntiānshānchuībáicǎo

bēiháncháoyángzhàoshuāngbǎo
jiāngnánshùxīnménwàirónglǎo

翻译
秋风吹过边塞,雁群早早飞来。
上郡之地被黄沙笼罩,天山之巅白草摇曳。
战马在寒冷的沙漠中嘶鸣,朝阳照亮了霜冻的堡垒。
江南的戍守士兵心中思乡,门外的芙蓉花已经凋零。
注释
朔管:北方的管乐器,代指秋天的到来。
雕阴:地名,可能指代边关地区。
雁来早:大雁提前南飞,暗示季节变化。
上郡:古代中国的一个郡,位于今陕西北部。
黄云:形容黄沙漫天。
天山:中国西部的山脉,这里可能象征边疆。
白草:冬季草木枯黄,这里形容天山的景象。
嘶马:战马发出的声音。
寒碛:寒冷的沙漠。
霜堡:被霜覆盖的堡垒,可能指军事要塞。
江南:中国的南方地区,与边疆形成对比。
戍客:戍守边疆的士兵。
芙蓉:荷花,这里代指故乡的景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边疆戍卒孤独寂寞和思念家乡的情感。朔管,即北方的边疆之地;雕阴,指雁过云间呈现的影子;上郡隐黄云,天山吹白草,则是描绘边塞秋高气爽、草木凋零的景象。嘶马悲寒碛,朝阳照霜堡,更是通过马儿的嘶鸣和清晨的霜冻,传达出边疆的肃杀与孤独。而最后两句“江南戍客心,门外芙蓉老”,则透露出诗人对遥远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随着时间流逝而渐渐老去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将边塞的苍凉与江南的温暖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展示了诗人的深沉情感。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   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生辰:约812—866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猜你喜欢

释奠先师礼成述事

莅止重瞻礼器遗,翕如既备协金丝。

星霜倏隔八年序,日月同昭万载师。

芹藻献功皇祖述,宫墙焕道素王垂。

可封比户吾恒愿,教养均关恧自知。

(0)

夜雨

触石合肤寸,如膏入夜零。

正当春布泽,真是岳称灵。

清响爱溅滴,寒光想杳冥。

毡庐欹枕处,耐可彻宵听。

(0)

挂剑台

柯邑遥经挂剑台,延陵高义俨如哉。

使还上国心无倍,应是请观周乐回。

(0)

荏平道中杂诗·其二

千秋东郡此荏平,茌荏相沿浪与名。

应劭堪称依正注,宋祁殊是失精评。

(0)

微雨

武帐闻淅沥,遥欣垄亩滋。欹枕为不寐,须臾风?之。

情知犹可待,望泽每先时。

军书传夜钥,秉烛还详披。

虽已获元凶,尚未旋王师。

征伐固不劳,抚定贵得宜。

昒昕天渐明,命驾将前移。

(0)

玉河泛舟至玉泉·其二

柳染轻黄苔著绿,沿堤春色递来徐。

碧溪几曲烟宫近,记取行时今岁初。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