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诗二首·其二》
《古诗二首·其二》全文
元 / 汪泽民   形式: 古风

南山何崔嵬,丁丁伐嘉木。

伐木将安施,饰此轮与毂。

良材莫自致,弃置河水曲。

党人偷且閒,不穫有馀粟。

况无猎较功,大庖有馀肉。

彼美蓬庐士,薇藿不满腹。

饥渴岂弗怀,徒食乃所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中贫富不均的现象,通过对比豪华的车轮制作与蓬庐士的贫困生活,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

首句“南山何崔嵬,丁丁伐嘉木”描绘了山势高耸,工人在砍伐珍贵树木的场景,预示着豪华事物的制作基础。接着,“伐木将安施,饰此轮与毂”指出这些木材将被用来制作车轮和车轴,暗示了奢华的生活用品即将诞生。

“良材莫自致,弃置河水曲”则揭示了资源分配的不公,好木材无法自行到达需要的地方,反而被丢弃在河岸边。这反映了社会中资源的浪费与底层人民的匮乏并存的现实。

“党人偷且閒,不穫有馀粟”进一步揭露了权贵阶层的奢侈生活与底层人民的饥饿形成鲜明对比。权贵们不仅享受着多余的粮食,还偷闲度日,而普通百姓却饱受饥饿之苦。

“况无猎较功,大庖有馀肉”指出即使在狩猎季节,权贵们的大厨房里仍有剩余的肉类,而普通百姓却难以获得足够的食物。这种对比强调了社会阶层间的巨大差距。

最后,“彼美蓬庐士,薇藿不满腹。饥渴岂弗怀,徒食乃所恧”表达了对蓬庐士(可能指贫苦的农夫或工匠)的同情。他们虽然生活简朴,只能以野菜充饥,但面对饥饿,他们并非不渴望更好的生活,只是无力改变现状,这种无奈和痛苦跃然纸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强烈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元代社会贫富悬殊、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以及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公。

作者介绍

汪泽民
朝代:元   字:叔志   号:堪老真逸   籍贯:宁国宣城   生辰:1273—1355

(1273—1355)宁国宣城人,字叔志,号堪老真逸。仁宗延祐五年进士。授岳州路同知,历南安、信州、平江三路总管府推官,治狱明敏。调兖州知州,除国子司业,与修辽金宋三史,书成,迁集贤直学士,寻以礼部尚书致仕。与张师愚合编有《宛陵群英集》。卒谥文节。
猜你喜欢

赠历阳褚司马

北堂千万寿,侍奉有光辉。

先同稚子舞,更著老莱衣。

因为小儿啼,醉倒月下归。

人闻无此乐,此乐世中稀。

(0)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其二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霜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

(0)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四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苧,不知霜露入秋衣。

(0)

经古观有感

古观寥寥枕碧溪,偶思前事立残晖。

漆园化蝶名空在,柱史犹龙去不归。

丹井泉枯苔锁合,醮坛松折鹤来稀。

回头因叹浮生事,梦里光阴疾若飞。

(0)

游茅山二首·其二

茅许仙踪在,烟霞一境清。

夷希何许叩,松径月空明。

(0)

柳十首·其二

受尽风霜得到春,一条条是逐年新。

寻常送别无馀事,争忍攀将过与人。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